×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财政答卷

守正创新 勇毅前行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12-27 08:27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雷志祥 陈成 李德志

2023年 成绩单

2023年,是近年来财政工作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矛盾最突出的一年。面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债务风险加大、监管失衡加深的严峻形势,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能力提升、作风提振“双提行动”,着力推动财政工作从管支出向抓收入、强监管转变,从算好账向出思路、拿方案转变,从推着干向带头干、担当干转变,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03亿元,总量有望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财政实力稳中有进。积极应对地方税收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多措并举做大财力“蛋糕”,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在税费征管上,创新实施“12345”组收工作法和税费征管提质增效“十大行动”等促收措施,挖潜增收税费27亿元。其中,通过重点税源企业联点帮扶,妥善解决3户关联企业定价过低、利润转移等问题,增收税费0.84亿元;对医疗美容等12个重点行业开展税源调查,查补税费0.66亿元;实施契税促缴行动,促缴契税5.22亿元;清理全市平台企业纳税情况,查补税款3.28亿元。在争资争项上,全市共争取国省资金292亿元、专项债券资金114.8亿元,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在“三资”盘活上,把握“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原则,实行分类处置,清理盘活国有“三资”521.1亿元。

服务发展积极有效。围绕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打好财税金融政策“组合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级安排产业扶持资金5.88亿元,重点支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创新、开放型经济和流通产业发展等。全面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市减免退缓企业税费60多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13.5亿元。切实用好政府采购政策,全市政府采购项目中,中小微企业中标(成交)额占比92.38%。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作用,大力推广“信补贷”“潇湘财银贷”等免抵押、低利率的政策性纯信用信贷产品,对进入常德“金融超市”的融资担保业务执行1%的优惠担保费率,支持财鑫集团为全市1100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91.39亿元。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落实“532”分担机制,支持湖南农担常德分公司累计为全市4218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40亿元。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保持民生投入稳定增长,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预计达81.03%。支持就业优先。市级拨付就业资金0.93亿元,用于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新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1.39亿元,补助贴息资金807万元。保障社保待遇。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原则,不断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全年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55亿元, 城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650元/月、5000元/年;城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10140元/年、6500元/年;集中供养、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1500元/月、1100元/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到80元/月。改善人居环境。市级拨付资金2.27亿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惠及居民1.6万户。促进教育公平。市级安排1.39亿元支持市直中小学校及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等续建项目建设;安排乡村学校特殊岗位津贴0.12亿元,提高农村偏远贫困地区教师待遇。支持卫健事业发展。市级安排1.47亿元,用于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第一中医医院等公立医院补助、市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套补助、金沙博彩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市级安排1.82亿元,重点支持水利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切实做好政府采购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全市完成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政府采购3604万元,采购份额排名全省第一。

财政管理创新有为。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以“两办”名义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通知》,2024年市直部门预算编制坚持“三个原则”、落实“三个取消”、建立“三个机制”,即:以收定支、零基预算、综合预算原则;取消市级专项、取消既往基数、取消结余结转;建立支出预算排序机制、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低限运转保障机制。严防债务风险。推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十大举措”,牢牢守住了风险等级不上升、存量债务不爆雷、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的底线。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启动全市财政“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对28个项目(单位)开展财政评价,评价资金33.88亿元,充分运用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合计调减2024年相关项目预算2.53亿元。履行财会监督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省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预决算公开检查等重点领域检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

2024年 这样干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推进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承上启下之年。全市财政部门将锚定收支平稳运行的总体目标,紧扣过“紧日子”的工作主题,守稳守牢债务不爆雷、“三保”不穿洞、存量问题不引发的底线红线,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长短施策,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长期坚定不移抓产业。抢抓特殊再融资债券、增发国债、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限额等三个万亿级财政政策机遇,强化项目储备和对接,着力争资争项;围绕产业链、资源、乡情,大力支持全员招商;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全程服务,重点支持已具备开工条件和已投产未达产的重大项目;围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生命线工程”。短期全力以赴强征管。重点解决关联企业税源流失问题,强化成品油、物流运输、医疗美容、教育培训等重点行业税收监管;推动“三资”深度盘活,对全市乡、村闲置的学校、村部、乡镇机关站所、集体企业等所属资产,完善用地手续后进行土地变性,整体注资或出让给平台公司,支持平台公司依法纳税。

二是坚持有保有压,强化重点支出保障能力。严格贯彻落实过“紧日子”举措,大力压减非必要、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除上级有刚性要求或上级全额补助建设资金外,暂停所有办公用房维修改造,暂停所有技术业务用房、教研用房等金沙博彩事业单位用房的新建及维修改造,暂停新上信息化项目,暂停所有一般公务用车购置;规范对县市区补助、规范对点村帮扶、规范对行业协会商会支持;严控新增政府投资项目、严控委托第三方服务、严格临聘人员管理。落实预算支出排序机制,确保“三保”支出、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PPP支出责任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保障事项等重点支出应保尽保,其他事业发展支出根据可用财力能保则保。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切实守牢债务风险底线。积极争取化债政策支持,用好用活金融支持化债措施,确保到期债务可接续。严格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评估论证和经营性项目投资联审,杜绝违规举债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建立全市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各县市区债务风险指标监测台账,全面掌握债务数据,及时研判和处置风险。

四是坚持内外结合,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效能。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事前绩效评估制度,将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作为财政评价的重点,强化结果运用,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全面梳理资金管理、债务管理、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止血止损。深入开展金沙博彩事业单位内控检查,压实单位内部监督主体责任。完善财会监督机制,推进财会监督与纪检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形成合力。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