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助力安乡菜薹产业发展
日前,记者在安乡县安康乡安兴村看到,一望无际的菜薹长势正旺,村民们正在田里采收菜薹,一车车菜薹从田间运往分拣中心,经过预冷处理、工人打包装车,发往华南市场。
“我们基地的菜薹从9月20日开始采摘,每天发货30吨,高峰期可达100吨,24小时内可从田间送达餐桌。”菜薹基地负责人肖均介绍。
在11月16日南方稻稻菜轮作高效栽培技术现场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盛赞:“能吃上安乡的菜薹是幸福的事。”
近年来,安乡县把发展菜薹产业、打造“一蔸菜”作为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稳定粮食面积与产量的基础上,推行“稻菜”“稻稻菜”生态轮作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菜薹,填补种植空窗期。今年,全县种植菜薹面积达10万亩,年产20万吨菜薹供应大江南北。
安乡菜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支持。近年来,围绕菜薹产业,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简称“市农科院”)强化科技赋能,在新品种引育、新技术研发、新模式推广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推动安乡菜薹在补短板、提质量、增效能上迈出坚实步伐。
为实现本地菜薹产业提档升级,市农科院蔬菜团队依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平台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通过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改善土壤酸化情况;引进6种绿色防控肥料及药剂,提高菜薹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能力,有效抑制了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针对本地前茬水稻土壤含水高、黏性重和劳动力短缺等不利因素,引进23台相关设备,开展菜薹种植全程机械化探索,目前,除移栽、采摘环节外,其他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
该院创新“科研+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仅2024年就举办菜薹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会等3场,开展田间指导35次,培训农民32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大大提高了菜农的种植技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尤其是“稻稻菜”轮作模式,平均亩产值达5000余元,让安乡人民“稳了口粮,饱了口福,鼓了口袋”。
“我们将集中人才优势,加强科技赋能,继续依托国家、省、市创新平台,持续攻克本地菜薹产业卡脖子的难题,把科技攻关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推动安乡菜薹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市农科院负责人信心满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