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四个坚持” 奋力书写乡村全面振兴常德新篇章
油菜花开遍地香,沅澧大地春耕忙。一年前的这个美好时节——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常德考察调研,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常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三农”工作者,我们既倍感自豪鼓舞,又深知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对标看齐,狠抓执行落实,在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常德担当、贡献常德力量。
一、要坚持学深悟透,贯彻精神要义,在武装党的先进理论上领会主旨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谢家铺镇同种粮大户一笔一笔算投入产出账,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人民情怀。我们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好事。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农村情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离基层越近,同群众越亲,越能体会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耳朵“向下听”、脚步“向下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深刻领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的使命担当。这既是对新时代“三农”形势的清醒认识,也是告诫全党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要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多维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步提升农民增收能力。
二、要坚持底线思维、运用科学方法,在保障粮食安全重任上扛牢主责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时指出:湖南要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常德是全国产粮大市,抓好粮食生产是我们不容有失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在培育良种上下功夫。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我们既要聚焦农业生产急需,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鉴定、挖掘,促进资源优势向基因和产业优势转化;也要围绕“卡脖子”难题,加大育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完善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打通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要在打造良田上下功夫。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和防灾抗灾能力,夯实粮食安全保障的良田根基。要在普及良机上下功夫。现代化农机装备是粮食生产的“助推器”。我们要加快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和多地形适用小型机械等领域的技术攻关,要完善农机装备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益,不断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在改进良制上下功夫。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是粮食生产的“好帮手”。我们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聚焦农业生产“育、耕、种、防、收、烘、储、加”等关键环节,着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增效。要在推广良法上下功夫。先进农业技术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引擎”。我们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效转化,应用优良农业技术,助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要创新推广模式,支持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做到专家到户、技术到人、良法到田。
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实现各美其美,在提速“和美湘村”建设上贡献主力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成“桃花源里和美湘村”。我们要完备基础设施,铺好“和美湘村”底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大乡村道路、水电管网、通信基站等硬件设施和教育、养老、文体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为乡村繁荣兴旺提供坚实基础支撑。要改善人居环境,增添“和美湘村”亮色,以农村厕所革命、黑臭水体治理、生活垃圾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改善村庄公共环境,使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诗意栖息地。要培育文明乡风,彰显“和美湘村”本色,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整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积极践行“枫桥经验”,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要提升治理效能,提升“和美湘村”成色,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乡村社会从“传统管控”向“现代善治”转型;要多治融合,实现自治、德治、法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共同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要优化便民服务,用心用力为村民排忧解难,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四、要坚持招大培强、聚焦精深加工,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上当好主角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要立足资源禀赋,做好乡村产业特色文章,聚焦“一村一品”“一县一特”发展格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乡村自然、人文资源,打造既有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消费理念的多样化特色产品。要推进招大培强,做好乡村产业项目文章,既要突出招引“大块头”,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又要重点培育“好企业”,着力将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培大育强,让今天的“小项目”,成为明天的“大企业”。要引导集群集聚,做好乡村产业链条文章,致力打造食品加工4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引领、新型合作社支撑、家庭农场联动的三级矩阵,形成“以产聚链、以链聚势、聚势成群”的乡村产业发展合力。要聚焦品质品牌,做好乡村产业增值文章,恪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依托区域公共品牌和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引导经营主体开展国内、国际标准认证,立足本土优质农业品牌,深挖品牌文化内涵,做好品牌策划包装,凝聚品牌价值认同,推动“德”字号农产品出湘出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时刻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干劲、“实”的作风,奋力书写乡村全面振兴常德新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