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为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综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1-06-01 15:00 来源:常德日报客户端•常德融媒 作者:吴紫欣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今年“六一”儿童节,国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将从法律上更加全方位地织密扎牢未成年人保护网,保护儿童健康成长。近年来,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从完善未保体系、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完善未保体系,织牢兜底保障

“姐姐,你看,这是我做的手工,漂亮吗?”“今天我又交到了新朋友,他的名字叫……”“我今天新学了一首歌,我唱给你听……”4岁的果果活泼开朗,向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社工兴致勃勃地展示她的成果。就在一年前,她被母亲遗弃,中心将她接来时还是一个胆小、缺乏安全感的小女孩。考虑到果果的成长环境和教育问题,在法定监护人到位之前,中心将果果安置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现在的果果已经适应了校园生活,变得阳光健谈,更加懂得感恩。

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主任卞德荣(左一)走访困境儿童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工作,陆续印发了《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全力为儿童保驾护航。

据中心工作人员王茜文介绍,截至2021年初,我市共有留守儿童48733人、困境儿童7700余人,监护不力、行为心智不健全、无户籍等非正常情况的约有10000人。为此,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建立了及时报告机制,依托市民政局、中心设立了9家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儿童督导员169名、儿童主任2262名,在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发现、报告困境儿童情况后,未成年人保护机构作为枢纽平台,将承接困境儿童的评估、转介、救助、监护、干预等任务,负责与常德困境儿童保障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联席会议各职能部门协调沟通、转介救助,着力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网络。目前已为545名无户籍留守儿童上户,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入校。

搭建支持平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我现在一点也不孤单了,每周末都可以和好多新朋友一起玩,可开心了。”5月26日,柳叶湖旅游度假区靳家湾社区儿童之家,翰翰(化名)正高兴地和朋友们一起画儿童节手抄报、打篮球、做手工,不亦乐乎。

8岁的翰翰是该社区的困境儿童,自幼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由于家里住得偏远,节假日里也少有机会和小朋友们玩耍,他逐渐变得少言寡语。直到去年,社区里有了一处“儿童之家”,几乎每个月都有一群哥哥姐姐带领好多小朋友来开展活动。

留守儿童在“儿童之家”参加“巧手绘家乡”活动

2020年底,翰翰在救助中心、社工、社区的建议下来到了儿童之家,并积极参加各类主题活动。他每天放学后都可以来到这座新的“城堡”,不仅常有老师到访教学,还常有爱心人士送给他新书包、书籍、玩具……半年过去,在大家的关爱下,腼腆寡言的翰翰“不见”了,如今他在儿童之家里与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今年儿童节,你的愿望是什么?”“我想要一个机器人!”翰翰笑着说。

多年以来,我市要求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引入专业社工参与关爱保护工作,将高标准建“儿童之家”列为民办实事工程。目前,全市建立“儿童之家”2023家(含妇联、教育部门建设),基本覆盖了全市金沙博彩村。同时,每家未成年人保护机构配备2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1名社工,组织一支不少于100人的志愿者队伍,并建立一支由儿童工作专业人员、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儿童类社会组织人员等组成的评估队伍。“做好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关爱保护工作,是我们社工永恒的追求。”社工陈旭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设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建立市级儿童关爱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各县市区(管理区)也分别设立了县级“儿童关爱保护中心”,在14个村和社区打造“儿童之家”示范点,开展了许多专业化、精准化的特色儿童服务,为孩子们打造家门口的“童梦乐园”。

下一阶段,常德将继续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制度设计更有高度,保护工作更有力度,关爱服务更有温度。

汇聚多方力量,动员社会关爱儿童

“六一六一,大地穿上花衣,小朋友们手拉手,庆祝自己的节日……”5月29日,武陵区浮桥社区多名儿童在这里唱歌跳舞。这是中心通过一年的“儿童之家”示范点建设后,以社区自治为主导开展的“庆六一”活动,往年的活动都是在救助中心、社工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展,今年社区的儿童主任成了总导演,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角。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孩子们认真跟着节拍跳动。他们大多是社区的留守儿童,常年跟着祖辈生活,但他们获得的关爱却一点都不少,在大家的悉心陪伴下同样享受着节日的快乐。6月,正值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月,届时,中心、社工将再一次来到这里,为孩子们科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内容,悉心讲述“政府保护”“网络保护”。

为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中心落实购买政府服务,引入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建设运营,为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提供科普知识、儿童娱乐、课后辅导、心理疏导、亲情沟通、法治教育等关爱服务。

孩子们参加趣味运动会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围绕中心工作,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群众关切,在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关爱保护工作中有所担当,付出了不少精力和爱心。”中心主任卞德荣表示,中心始终把构建多部门协同作为关爱服务体系重点工作推进,不仅联合公安部门全力推行强制报告制度,将脱离监护、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的未成年人第一时间纳入保障范围;协调公安户籍部门为困境(留守)儿童上户;开展DNA打拐、寻亲等专项行动。同时,联合检察机关对困境儿童进行法律援助,起诉监护侵害行为,追究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联合教育部门部署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进校园活动,从源头上预防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恶性事件;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及家庭监护指导,帮助困难家庭走出困境、走向社会。

多年努力终有回报,全市已有150家企事业单位加入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活动中。在最近一次的联合行动中,中心联合市公交公司,为兜底对象增设公交临时停靠点,解决民生实事。

接下来,中心将继续对困境儿童实施分类精准救助保障,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救助保障工作体系,全方位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推动儿童福利工作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让更多特殊儿童享受更有品质、更有尊严的生活。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