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开展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专项监督检查
7月12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自6月28日起,该局组织食品抽检科、食品流通科、食品消费科等相关科室和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食品检验所、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单位,在市城区范围内,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专项检查和监督抽检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市市场监管局重点检查市城区茶楼、超市、副食品店、便利店等经营单位和生产企业,主要涉及产品有瓜子、花生、蚕豆、西瓜子、南瓜子、开心果等炒货及坚果制品。检查人员查看各单位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情况,是否销售过期、包装破损、漏气或胀袋产品。规范炒货及坚果制品标识标签,对散装食品标识标签中“净含量”标注不规范、食品名称、产地等信息标注不明确等问题责令整改。逐户向经营单位和生产企业普及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及食品经营安全知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禁生产和购入缺少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产品进行销售,要求炒货及坚果制品贮存时做好防潮、防鼠、防蝇工作,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检查人员还对炒货和坚果制品经营和生产企业进行了监督抽检,主要涉及产品有瓜子、花生、蚕豆、西瓜子、南瓜子、开心果等炒货及坚果制品。截止到目前,已抽样20批次。主要进行酸价、过氧化值、铅、糖精纳、甜蜜素、黄曲霉素等项目的检测。
相关链接——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但是,由于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脂肪含量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在炎炎夏日中,原料和成品贮存过程中相当容易变质,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食用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可能存在哪些食品安全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呢?市市场监管局特别提示:
一是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易污染。
黄曲霉毒素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原料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一旦水分、温度控制不当,极易污染霉菌并可能在合适条件下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致癌物质之一。因此购买和食用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应尽量做到如下几点:(一)望:观察果仁、果壳的外形、色泽是否正常。(二)闻:有异味的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能吃。(三)尝:如果吃到霉变、发苦的坚果,应立刻吐掉,并用清水漱口,这些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很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
二是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易酸败。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由于脂肪含量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在原料和成品贮存过程中容易过度氧化,表现为产品过氧化值和酸价超标,产品有哈喇味等现象。摄入酸败食物易刺激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三是炒货及坚果选购注意产品的保质期,避开购买过期商品。
存储时间越长,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油脂被氧化的可能性越高。要注意食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最好选择真空包装、充氮包装、避光隔氧包装并带有脱氧剂的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有利于延缓酸败。再次就是尽量选择添加剂少、加工工序简单的原味食品。添加剂的加入可能会掩盖食品酸败的味道,同时也要选择合适的包装规格,开封后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吃完,且切忌敞口存放。产品打开后,如有闻到轻微哈喇味,或者入口时有酸败口感,则产品已不能食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