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
产业是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鲜明提出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强调创新突破与产业突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发展中质与量、种子与果实的关系,要加快构建全过程的创新链和产业链,这一重要部署牢牢把握住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双向促进、协同发力、互为支撑的根本规律,为推动常德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推进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一体谋划、一体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做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高“双链”协同水平,促进“双链”深度融合,不断开辟新领域和壮大新动能。
一是选准“双链”融合新赛道。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经济结构和创新版图,重构要素资源组织利用模式,给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带来了重要机遇。我们要在摸清产业链创新链优势、短板和前景方向的基础上,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主攻“四大千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链条上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延链补链强链,构建起优势更加突出、韧性更加凸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流通等多环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育强“双链”融合主力军。坚持企业在创新突破与产业突围中的主体地位,发挥“链主”企业牵引带动上下游链条协同发展的作用,形成骨干龙头企业与优质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产业团队。要精准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链主”企业,由“链主”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头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带动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创新链,打造全链受益的分工协作体系。要用心发展和扶持优质中小企业,坚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思路,挖掘创新型企业在钻研前沿技术、深耕专业领域和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开发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产品,以专注专长填补产业细分空白。
三是建好“双链”融合大平台。创新平台不仅是孕育创新策源优势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产业战略升级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增加产业链创新供给,让“创新种子”真正长成为“产业大树”。要跑好“开头一公里”,建强用好多层次科创平台,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争取国家、省研发平台在常设立分支机构,重点对接省“四大实验室”在常设立分中心,支持名校、名院、名所在重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围绕重点产业链需求,推进一批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完善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从源头树立结果导向,构建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同时建设一批专业化成果孵化转化载体,促进产业链上堵点更好转变为创新链上项目、创新链上成果更快转化为产业链上生产力。
四是培优“双链”融合生态圈。实施创新突破产业突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多要素协同完善产业链创新链支撑体系,推动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全过程贯通,促进“双链”融合向“多链”融合跃升。要激活人才链,坚持外引内育并举,根据产业项目需求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提高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与重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切实做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要稳住资金链,建立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产业创新支持体系,激发资本的链接和催化作用,以产业资本化反促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过程。要做实政策链,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健全科技、产业、人才、资金等方面政策举措落实机制,精简政策兑现流程,助力产业链创新链一体化高质量循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