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栉风沐雨四十载 砥砺奋进新征程
1982年宪法确立审计监督制度和审计机关的法律地位,奠定了审计事业发展的基石。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
40载筚路蓝缕,砥砺春华秋实;40载不负韶华,奋斗芳华正茂。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初步形成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回首来时路,审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审计机关组建初期,坚持“边组建、边工作”方针,开拓性地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专案审计,以及经济效益审计试点等,审计监督迈出坚实的第一步。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审计机关遵循“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加强、改进、发展、提高”等方针,审计领域不断扩大,审计内容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明确了“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不断深化和完善财政审计、金融审计和企业审计,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构建了“3+1”审计业务格局。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颁布,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发挥了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步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审计摆在治国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优化审计职责,整合审计监督力量,增强监督效能。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央审计委员会推动审计体制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新时代审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审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审计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动性更强、契合性更高,独特监督作用更加彰显。审计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市委审计委员会成立5年来,审计独特的监督作用更加彰显。全市审计机关共开展审计或审计调查1636个项目,向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移送重大问题线索459起、1367人次;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经济损失53.65亿元;报送审计要情、审计专报370余份;严肃查处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典型问题线索,揭示了一些影响经济安全的重大风险隐患,铲除了一些严重阻碍改革发展的“毒瘤”,推动解决了一些长期未解决的“顽瘴”,惩治了一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较好发挥了审计在反腐治乱中的重要作用。
奋进新征程,全市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全市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亲自管,对审计工作面临的一些困难矛盾,要组织协调、推动解决;对审计报送的要情专报,要亲自阅批、推动落实。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要做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工作;要严格落实好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必须原汁原味、指名道姓地向党委审计委员会报告。
奋进新征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重视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审计意识,摒弃“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思想,坚决支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履职,积极主动配合审计工作,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要抓实审计整改,切实承担起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逐一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要求和责任人员,逐项建立台账,严格对账销号。要加强成果运用,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将审计结果和整改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追责问责。
奋进新征程,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的总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做到如臂使指。紧扣经济监督的主责主业,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不断拓展全覆盖的广度、突出全覆盖的精度、凸显全覆盖的深度,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推动各级各部门树牢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到如影随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问题原原本本揭示出来,扎实抓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提升审计监督权威性和严肃性,做到如雷贯耳。
当前,全市正处于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打赢“发展六仗”、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聚焦”要求,立足经济监督职责定位,始终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局”,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财政绩效、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规范权力运行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深入揭示风险隐患,以高质量审计监督精准护航常德高质量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