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乌云界西溪片区两栖爬行动物专项调查第一阶段结束
为系统掌握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和分布、保护状况,强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能力建设,实现保护区野生动物的长效管理,今年,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态环境研究所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生科院对西溪片区两栖爬行动物开展历时三季的专项调查。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调查。
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桃源县境内,总面积为33339.62公顷,分为西溪、沙坪两个片区。本次调查分春夏秋季三个阶段进行,时间集中在今年4月、6月、8月。调查团队从保护区水系分布、交通状况、生境类型、经纬海拔、野外安全等方面考虑,在保护区西溪片区范围内设置了10条样线,每条长300米,白天勘测线路,晚上7时到12时开展调查。
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利用奥维和两步路软件记录调查轨迹和发现动物的经纬度信息,利用录音软件记录声音信息,同时在纸质表格上记录所发现两栖爬行类动物的名称、数量、形态、生境、行为、地点及环境湿度、水体pH值等微环境信息,并采集部分标本。第一阶段,调查人员已调查到中华大蟾蜍、泽陆蛙、大树蛙、斑腿泛树蛙、棘腹蛙、饰纹姬蛙、铜蜓蜥等省级保护物种,还发现了国家Ⅱ级保护物种虎蚊蛙。
“十几年前的摸底数据显示,保护区境内有两栖爬行动物共41种,此次专项调查的内容将更为全面详细。完成西溪片区的调查后,争取明年启动沙坪片区调查。”该保护区管理局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张文武介绍,两栖动物调查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学研究工作,它不仅能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这些动物的生态习性、繁殖方式,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能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该保护区将持之以恒地对境内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研究,推动相关科研工作的持续开展,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