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开放优势 提升开放能级
日前召开的市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重点实施包括开放能级提升攻坚在内的“六大攻坚”,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六大攻坚”动员令,传递出全市上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充足的干劲,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作出常德贡献的强烈信号。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常德地处内陆,开放型经济既是短板所在,更是潜力所在。常德进出口总额不高,外贸依存度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常德作为湖南经济大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定位不相匹配。我们也看到,2022年评选的湖南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市州名单,常德赫然在列。在海关总署《中国海关》杂志发布的2022年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报告中,常德位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第75位、省内第2位。常德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油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连续20年居全省第一;常德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连续2年进入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榜。这些都是常德拓展开放型经济的底气。我们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找到更好融入国家战略的抓手,补齐短板弱项,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高层次开放通道是构建高水平开放体系的重要支撑。因水而生的常德、水运时代的“川黔咽喉、云贵门户”,如今,高铁短板正在补齐,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加速形成。我们要加快推动宜常高铁、松石桃高速、沙安汉高速、松虎航道等项目建设,健全完善综合交通网络。积极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大力发展城乡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以交通链优化供应链产业链,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更为便捷的交通、物流有利于常德迈出更大步伐“走出去”“引进来”。
高水平开放平台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开放提升的重要突破点。我们要常态化运营“五定班轮”,加快常德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充分发挥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湖南自贸区协同联动区的优势,稳步扩大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面实现与自贸区联动发展。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融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全方位拓展开放新优势。
发展高质量开放经济,需要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外向型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我们要大力开展“德企德品出海”行动,培强外贸实体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更多企业外贸业绩回流和“破零倍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工程机械、农产品等优势产能进入海外市场。积极参与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开拓RCEP成员国、非洲国家等新兴市场,全面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进一步提升经济外向度,既前景光明,又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增强提升开放能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服务和融入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