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闭幕 常德2名与会作家畅谈收获
近日,第九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简称“青创会”)在北京闭幕,湖南共有15名代表出席。常德籍青年作家许玲、郭沛文参加。出席青创会的作家们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网络文学、文学评论等多个文学领域,在全国文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代表性。
会议号召青年作家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鼓励青年作家在创新创造中写出真正的优秀作品、经典作品,锤炼高尚的精神品格,追求德艺双馨的艺术境界。两天时间里,许玲、郭沛文与全国的青年文学工作者们共同探讨新的文化使命与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城乡融合与青年创作、诗歌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当前形势下怎样提升中国文学国际传播效能、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科普科幻文学创作前景等热点话题,围绕进一步做好青年作家相关工作、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郭沛文来自澧县,90后自由撰稿人。其长篇小说《鹌鹑》入围2020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长篇小说《刹那》入选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迁徙计划”,入选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2022年度十大中外类型小说”,文艺批评·特稿“2022年度文学作品书单”。首次参加青创会,让郭沛文认识到文学的创新不仅在于写作技巧和能力的突破,更多在于将目光看向何处。他表示,青年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有着崭新的视野和体验,“如何辨别生活中的可写之人和可写之事,本身就需要钻研和实践。”
许玲,中国作协会员。文字散见《中国作家》《小说月报·原创版》《湘江文艺》《湖南文学》等,曾获《湘江文艺》双年奖,出版有长篇都市小说《向前三十圈》《南回北归》等。谈及此次参会心得,许玲表示,各类文学观念的交锋、优秀青年作家的经验阐述,进一步激发了她心中的创作热情。她认为,作家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写好三湘大地上的故事,书写能走进人民内心的文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