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常德要闻>详细内容

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脱贫攻坚摄影作品展播(第七期)

脱贫户的笑脸是兑现了的承诺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0-06-29 07:40 来源:党报头条

f84af0d73b0a4c13baec6aa4b329f5e0.png

0f114b066faf447eb3ef27882a5eec07.png

f9ad2e9e5be343ae829bf9dd9c1af4a2.png

鼎城区十美堂镇紫流村五组 2020.6.24 郭道义 许山海/摄

花开别样红,莲香飘万里。清晨,几位农户干完早上的活计后,在荷田边吃下一碗热腾腾的米粉。走进贫困户徐良顺的湘莲田里,绿波荡漾,阵阵荷香沁人心脾,他种植的8亩湘莲年收益达7000元以上,还有其他务工收入,已于2019年顺利脱贫。“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心里很踏实!”徐良顺的老伙计彭新建高兴不已。

3832125c2725439a8a31dd7a877ef89e.png

41720394f9144ec8991b5d0c8fbd6420.png

鼎城区十美堂镇紫流村九队 2020.6.24 许山海/摄

十美花海,浪漫河州。油菜花海花谢之后,村民便开始套种西瓜和棉花。今年75岁的贫困户邓生开正在为西瓜授粉,提高结果率。老邓不仅种有6亩西瓜,一年卖瓜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还有15亩稻谷,2017年顺利脱贫,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c111732978a84337b05ca13a883d7c3e.png

793e74a3e143473fba6e406d78b5d6d4.png

鼎城区十美堂镇紫流村九队 2020.6.24 郭道义 许山海/摄

舌尖洞庭,一竿风月。今年 68 岁的刘宇青一大清早就收获满满,从小河里抓了些龙虾、鳝鱼准备一饱口福,活蹦乱跳的鱼虾满载着幸福生活的喜悦。

447b3b43596e4cd0855decea14db21f0.png

c8659449e4d54198bb8b6aaf2f1b2c4e.png

鼎城区十美堂镇紫流村十三组 2020.6.24 许山海 曹儒国/摄

白芨种植助力增收脱贫。白芨是云南白药的重要成分之一,一亩白芨效益好的话可达20万元(5年收获)。今年67岁的贫困户戚成立2017年顺利脱贫,此时的他正在德六味药材基地里锄草,一天就有100元的工钱入账,去年光在此务工就有近2万元的收入。

2bef255004b9404fb04e632f1ec83664.png

166c673067034c9881ecd2c54254388c.png

鼎城区十美堂镇兴镇社区 2020.6.24 许山海/摄

葡萄藤下的脱贫“金串串”。美润果品在此打造900亩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不少贫困户通过种植葡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脱贫户郭树民依靠5亩园地一年收入5万多元,脱贫户康小平和妻子一起辛勤培育了十亩红提、夏黑等品种,去年年收入达到10万元。

38b177101d294f718e0cbd29da432307.png

鼎城区十美堂镇兴镇社区 2020.6.24 曹儒国/摄

月旺香黄梨,香透十里地。“我们这边就属他家的果子最好吃。”今年75岁的曹银福家的梨子远近闻名,此时的他正在自家梨园里修剪老叶、虫叶、无效枝,预计今年8月可以收获香梨1万多斤。

f4c349b2e43b41848538621f13ae9e46.png

8c1854731c124b3498331de1a45a2429.png

鼎城区十美堂镇上河口村 2020.6.24 曹儒国 许山海/摄

稻鳖共养双丰收,走出致富新路子。上河口村千亩洲稻鳖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杨波一脸喜悦地从养殖池里举起生态鳖,这位“返乡青年”的合作社带动贫困户56户149人,生态米、生态鳖供不应求。中间种稻,两边养鳖。贫困户范有才2018年种植荠米6亩顺利脱贫,去年扩大规模种植25亩荠米净赚10万元。

2b7c4441f72d41d8860a5faec6bd3aa8.png

5d89811f888147e1b52f3c3db37da3e1.png

鼎城区十美堂镇月亮洲村 2020.6.24 郭道义 曹儒国/摄

用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梦。贫困户张阳春的老婆刘阳正在编织凉席,厂里送货到家门口,在家串一袋珠子就有60多元的收入,凉席编织好后厂里又有人来收,足不出户就可有效增收。张阳春2016年就已顺利脱贫,今年还做了村里的保洁员,一年增收6000元以上。

e777a0f47839440ba2bb3ddf6394cdc6.png

b313b47db4f143eb91d27dc3292fce99.png

鼎城区十美堂镇庆福村 2020.6.24 曹儒国 郭道义/摄

弘富源蔬菜基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帮助周边群众增产增收。贫困户盛清明2018年脱贫,去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儿媳黄冬梅在基地务工,一天能有100元的可观收入。

0b10fdc657cb46c89f5a6f2b0d187611.png

鼎城区花岩溪镇茄子村 2020.6.24 许山海/摄

危房改造暖民心,百姓幸福住新居。今年70岁的朱跃锋曾经因病致贫,2018年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住上了新房,2019年家里也顺利脱贫。端午期间,儿子带着儿媳回家过节,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拍起了全家福。

f6fd625f13a844b2b0d338ae296522a6.png

鼎城区花岩溪镇茄子村 2020.6.24 曹儒国/摄

扶贫先扶智,教育助脱贫。贫困户李桂之一家勤奋上进,2016年顺利脱贫。孙女莫曼瑞在读初二,孙子莫子轩在读小学三年级,均享受学费及教辅减免、学期补助等教育助学政策,两姐弟学习成绩优异,两人的奖状挂在墙壁上熠熠生辉。

e14e7cfb5c5b486b93aa81d7fb8cdb04.png

8a52160df5934fa3981e2b375235614d.png

鼎城区黄土店镇金城堡村 2020.6.24 郭道义 许山海/摄

巧手编出脱贫路。今年73岁的李珍甫是全镇仅存的十几位老篾匠之一,粗糙的双手,编织出精致的竹器,也是在编织着幸福生活的梦想。老李2017年顺利脱贫,他编织的竹器满含乡土气息,深受乡民喜爱。十几二十块钱一只的竹篮拿到镇上农贸市场去卖,一天就能卖出十几个。

35f3deac8f2a4a16b0b7cf5c8ebf924f.png

69084a419f9d4726a0a0ba34eac37a18.png

鼎城区草坪镇三角堆村 2020.6.24 郭道义 许山海/摄

“大地回春气象新,党旗飘飘民心顺,攻坚为脱贫,脱贫致富报党恩……”今年82岁的渔鼓传承人张桃初老人表演原创鼓曲《脱贫致富谢党恩》,心中有党的农民艺术家表演精彩生动,现场村民一个个看得聚精会神。

72234640a5a34f1c9597b488b66bcaac.png

鼎城区草坪镇三角堆村 2020.6.24 许山海/摄

甜蜜火龙果变身脱贫“致富果”。三角堆村为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贫困户除了在火龙果基地务工取得劳动报酬外,还通过金融入股分红的方式增加收入。2017年脱贫的张维利在杜鹃湖果蔬合作社内的火龙果基地打理果园,每天有100元的务工收入,此外,他还通过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


(责任编辑:晏紫卉)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