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常德要闻>详细内容

我市“查漏补缺”确保地质灾害“零伤亡”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0-07-14 07:30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陈颖 通讯员 全志军

截至7月8日,今年全市共发生25起地质灾害,其中20处滑坡、5处崩塌,直接经济损失2392万元。由于提前预警,成功避免了65人因灾发生伤亡。

进入汛期来,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值守、监测巡查、演习演练、应急处置等工作,对全市1041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详细排查。7月5日,根据雨情,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及乡村干部对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点周围持续开展地毯式巡查,严密监测、及时预警,提前将14户33人搬离住所,7月6日下午,该地质灾害隐患点突然发生山体滑坡,由于提前预警,无人员伤亡。

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早在今年2月,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就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汛前地质灾害排查。3月份,我市确定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完善了市、县、乡、村、点五级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网络共1859人,构建了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确保每个隐患点有“一名县乡领导负责、一名村组干部包点、一名群测群防员值守。4月,常德进入汛期后,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开展多轮次多层次巡查,并多次与气象部门协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适时会商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0期、短信13000多条。在强降雨过程中,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地勘单位分别派出精干力量,开展值班、巡查和应急调查处理工作,以确保我市地质灾害“零伤亡”。


(责任编辑:晏紫卉)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