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常德要闻>详细内容

全省第一背后的“常德经验”

我市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扫描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0-08-18 07:38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刘建军 马兴华

8月的常德,骄阳似火。为了确保我市排污许可发证质量,市生态环境局派出4支核查工作小组对已登记、发证的固定污染源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核查。从7月27日起,核查工作小组下乡镇、进园区、到企业,共核查了固定污染源排污单位近100家,没有发现一起不符合发证要求的情况。

时间回溯到7月19日下午3时,随着最后18家重点管理企业提交的排污许可材料通过审查,并生成排污许可证,我市2020年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实现任务“清零”。

用时仅仅4个月,全市“33+91”个行业8877家固定污染源全部实现排污许可管理,发证率、登记率、整体完成率三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作为全省唯一排污许可发证登记管理工作试点市,我市如何做到提前2个月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家任务?

近日,作者走访市生态环境局,希望通过桃源县、石门县和汉寿县的具体案例,来找寻“排污许可证”发放的“常德经验”。

桃源县·创新方法解难题

桃源县“33+91”个行业共有发证登记任务数1898家,是全市排污许可发证登记任务数最多的县。

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桃源分局科学统筹人员、任务和各工作环节,创新推出“双专班双上门”机制,解决了人手紧、任务重的难题。

“双专班双上门”机制即桃源分局与第三方机构组建审核督导专班、桃源高新区及各乡镇组建宣传指导专班;宣传指导专班先上门宣传讲解政策要求、审核督导专班再上门办理业务,分头行动,分工合作。同时,严格落实“五必核”“五必查”,即“上榜”企业必核、重点区域必核、重点行业必核、新增企业必核、模糊企业必核;企业位置必查、生产工艺必查、治污设施必查、排污去向必查、审批手续必查,严格管控质量,确保核查一家、填报一家、达标一家、销号一家。

桃源分局总工程师姚志均针对该县畜禽养殖企业登记信息错漏率高的问题,梳理出禁养禁建类、退出退养类、有地无人类、错录类等8类具体问题,分类施策,分类解决。在他创新举措下,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3月27日,桃源县提前完成33个行业863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工作任务,实现了重点管理发证率、简化管理发证率、登记管理登记率3个100%;6月10日,该县91个行业排污许可简化管理和登记管理发证登记工作全面完成,较预定期限提前3个多月实现任务“清零”。

石门县·“保姆式”服务获好评

石门县是省排污许可发证登记管理工作试点县之一。该县率先在县政务中心窗口开辟排污许可“绿色通道”,推行“保姆式”服务,努力当好业务“咨询员”、填报“服务员”、政策“宣传员”、动态“通讯员”和信息“审核员”,获得好评不断。

石门县行业多以柑橘、茶叶种植和榨油坊等小微企业为主,季节性强,变动大,加之众多企业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石门分局采取“四分”即分片(乡镇)、分行业、分期、分批(群体)的工作方式,集中组织业务培训,免费开展技术帮扶指导填报,还为偏远地区的企业安排住宿、免费提供餐饮。

贺琼波是石门分局排污许可专干。从今年3月5日起,石门县开辟了排污许可发证登记绿色窗口。窗口开通以来,贺琼波接待企业询问、倾听企业意见上百次,摸底排查上千家,制作并上门送达告知通知书300多份。为督促填报进度,她还建立乡镇环保站长和排污企业微信群,指导企业填报,解答填报问题。无论上班下班,只要企业喊一声“贺姐”,她总是有求必应,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家。打开微信群,看到最多的是对贺琼波的感谢。

6月,石门县顺利完成“33+91”个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登记工作,共登记核发901家,完成率为100%,无论是完成率还是完成速度,均居全市第一。

汉寿县·奋起直追跻身前三甲

今年3月初,汉寿县排污许可工作面临尴尬局面。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人员没有落实到位,在当时全市综合考评排名垫底。

汉寿县分局副局长袁雪原临危受命,负责排污许可工作。刚上任,袁雪原“第一把火”先烧自己。她利用周末和下班时间给自己“充电”,仅用4天时间就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并能独立完成平台操作。同时,汉寿县分局聘请第三方技术员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手把手教会如何进入平台企业端进行填报操作,从分管局长到审批办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地指导和帮助企业完成注册和填报工作。

为加强宣传,汉寿县分局还发动全县各乡镇环保站长和基层党建员,发挥他们年轻、文化素质高、熟悉电脑操作的优势,挨户上门发放企业告知书和宣传资料,提高企业认识,面对面、点对点进行技术帮扶,指导企业填报信息。

白天网络拥堵、排污许可平台卡顿、企业端难以登录;大多数企业主不懂电脑、没有电脑,怎么办?汉寿县分局结合养殖和小微企业特点以及平台上注册登记需要填报的内容,设计了企业基本信息表,在白天工作时间组织指导企业先填写好并签字确认后,再由工作人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加班,登录平台,错峰填报。

截至7月,汉寿县“33+91”个行业719家固定污染源已全部完成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工作。汉寿县综合考评也从垫底位置冲击到了全市前三甲。


(责任编辑:晏紫卉)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