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常德要闻>详细内容

我市五大举措建设全域美丽乡村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0-08-26 07:23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曾玉英 通讯员 汪新宇

日前,记者在西湖管理区美丽乡村 “一村一品”示范片看到,黄泥湖村近千头奶牛正在悠闲地吃草,裕民村的千亩翠梨已经售罄,芦笋正在采摘,村民人均收入达2.39万元,该示范片成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片区示范、百村创建、村村整治、全域推进”的思路,通过绘就乡村规划、抓好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改厕、发展乡村产业以及用文明乡风带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这五大举措,推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线长面广,任务重,难度大。我市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市主要领导领办“4+9”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目前,全市建成了桃花源农旅结合型、柳叶湖太阳谷城郊集约型、石门秀坪幸福屋场型、鼎城草坪文化传承型、临澧修梅红色旅游型美丽乡村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片区。市财政每年单列2000万元资金直接用于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以奖代投,引导带动各级近10亿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共建共享,农民自主投入占到50%以上。

全市各镇(街道)、村(居)紧扣“三清一改”“三面五清”标准,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实施农村植绿建绿、“空心房”整治和农房风貌改造工程,建设一批美丽庭院、幸福屋场、绿色村庄。全市启动150个乡镇,770个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试点,开展10个重点乡镇示范试点,今年已发动农民群众投工96万人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和社会资本6.36亿元,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5.4万吨、农业生产废弃物13.1万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推进农村改厕,按照“示范先行、突出重点、带动大面”的原则,推广适应地域特点、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改厕模式,实施整镇、整村推进。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2%,质量合格率和群众满意率达到100%。今年已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新)建任务14902座,公厕36座,全市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2%。

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好不好,产业兴旺是关键。全市重点支持发展30个左右特色产业乡镇,黄山头镇、茶庵铺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桃花源镇、壶瓶山镇跻身省级特色文旅小镇。如今,我市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6个,授牌市级美丽乡村101个,完成县级美丽乡村创建400余个。今年全市申报创建省级全域推进县1个、全域推进乡(镇)12个,市级自主创建100个县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市共投入项目资金5.76亿元,目前已完成年度任务的70%以上。

群众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当然的责任主体。全市坚持以先进典型引导群众,以文明乡风带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乡风新气象。全市1548个金沙博彩村全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100%。鼎城草坪镇三角堆村和陡惠渠社区,投资880万元打造田园观光综合体。全市1523个村实现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以及村规民约全覆盖,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率达100%。


(责任编辑:晏紫卉)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