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替旧俗 清明更“清明”——常德各地倡导文明祭扫见闻
开栏语
那些斑马线前的驻足等候、邻里间的举手之劳、屋场上家风传承的絮语,都在编织沅澧大地上的温情经纬。即日起,本报开设“发现城市美好 感知身边温度”专栏,用镜头定格巷陌微光,以故事记录身边美好,打造有温度、有共鸣、可感知的文明宣传阵地。
春草初生,又逢清明。在沅澧大地上,一场场文明新风与传统文化交融的清明祭扫实践,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从简办白事到鲜花寄情,从歌声追忆到光影缅怀,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民用更环保、更走心的方式,让这个传统节日既保有庄重,又焕发新意。
清明前夕,记者走进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白鹤山殡仪馆新设的丧事简办厅,只见素雅的绢花环绕着冰棺,工作人员正轻声引导家属办理手续。“过去办丧事要忙好几天,现在当天就能完成流程,既省心又省钱。”市民张先生感慨。据了解,该馆通过免费提供场地布置、简化治丧流程、增设“管家式”服务等举措,让丧仪告别铺张繁琐,不仅减轻了群众负担,更让白事回归了追思本质。
在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万金陵园入口处,“鲜花换纸钱”的告示前排起长队。市民刘德武用携带的纸钱换得一束黄菊:“鲜花祭扫更环保,老人泉下有知也会欣慰。”陵园内,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引导市民有序祭扫,集中焚烧桶取代了遍地纸灰,便民接驳车载着老人穿梭墓区……据了解,今年清明期间,市城区主要墓园鲜花祭扫占比达九成,焚烧类祭品使用量较往年同期大幅减少。
4月2日,悠扬的歌声从武陵区华南墓地传来。81岁的吴安华挺直腰板,在父母墓前动情演唱《我的老父亲》。作为原华南光电仪器厂歌唱团成员,他已连续6年用歌声替代香烛纸钱。“每首歌唱的都是我的心里话。”老人说,自己的歌声里既有对双亲的思念,也有对文明祭扫的坚持。这种真挚的告白感染了现场市民,多位市民表示,明年也要尝试无烟祭扫。
科技赋能让追思突破时空界限。清明节前后,全市广泛组织线上祭英烈、“云端”献花寄语系列活动,将爱党爱国的情怀根植群众心中,号召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加网络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从“烟火缭绕”到“花香萦绕”,从“大操大办”到“慎终追远”,常德的清明之变,折射出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正如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所言:“移风易俗不是摒弃传统,而是让情感表达更契合时代精神。”当文明祭扫成为新俗,那些用心书写的追思,终将在春风里生长出更恒久的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