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渠道打通流动党员 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送教上门 雁送家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地通过送教上门、雁送家书等多种形式与渠道,切实打通流动党员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我市充分发挥智慧党建系统、微信等渠道优势,构建流动党员联系网,推进流动党员全面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石门县依托微信群、学习强国等平台,将党史学习教育方面的学习课件推送给流动党员;澧县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引导流动党员通过“以澧为荣”“澧县融媒”等微信公众号,学习党史知识,了解惠民政策。常德经开区樟木桥街道运用“红星云”、网络专题党课,定期为134名流动党员“充电”。
同时,精心策划送学方式,解决流动党员工学矛盾。安乡县招募志愿者为100余名流动党员“送教上门”;临澧县利用清明、周末返乡时机,组织回乡流动党员与本地党员一起学习讨论;汉寿县、西洞庭管理区给流动党员邮寄党史学习教育指定用书;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柳叶湖街道开展“雁送家书”活动,向39名流动党员发送《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和党史学习计划,确保“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学”。并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成立临时党支部,扎实开展“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此外,我市还结合流动党员特点,坚持用制度管学促学。津市市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红色存折”积分管理制度,鼓励流动党员通过分享学习心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取积分。安乡县建立警示惩戒制度,对连续两周不参加学习的流动党员,发出提醒函督促参学;对连续3个月提醒仍不参加学习的流动党员,直接评定为不合格党员。武陵区穿紫河街道新光社区实行流动党员跟踪管理制度,确保流动党员流动到哪里、党史学习就跟到哪里。
终审:胡欢欢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胡欢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