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大引强才能赢得未来
市级领导2021年联系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商瞄准的18个制造业项目,涉及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为什么要锁定这些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前沿项目?这些项目引进以后对常德未来的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对这些问题理解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我们对招大引强的认识,关乎我们在招引项目中的格局、胆略和力度。
从产业发展大背景来看,中国在1980年前后到2010年这30年之间,已经锻造出了较高质量的产业链,在联合国定义的所有工业品门类的制造业中国一应俱全,其中200个以上的工业品品类位居世界第一。之后的10年,中国织出了一张密度和效率都是世界最高的物流网和全能调度系统。同时,高速发展的新基建发挥全局调动、协调供需功能,不仅大大节约成本,还带来了整体性的物流和流转效率的提速。
由此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势所必然。而我国工业增加值的比例相比发达国家的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千方百计提高含金量也就成了当今重中之重的课题。于是,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高附加值的消费品和工业品及服务行业。因此,不仅国内对高附加值的产业大举发力,引进的外资项目也显示出了明显的倾向。事实表明,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已经成为过去,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正在蓬勃兴起。
从数字化转型大趋势来看,数字化许诺给我们的是与蒸汽机、计算机、互联网大为不同的前景。它首先是一个效率更高的工具,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进展之快相当惊人。比如2014年之前,华为一条手机生产线需要配备86个工人。如今从物料上线到最后手机包装完成,整个流程只需要14个人。现在每28.5秒产出一部手机,意味着今天华为工厂的生产效率是数字化智能制造推行前的6倍。而经数字化赋能的空调厂,则可以把售价2000元的产品中的人工成本控制在仅仅10块钱。数据只要连接和叠加,立马就能产生效益。
数字化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你身在人类协作的系统之内,就一定会被它席卷进去,没有哪个领域可以抵挡得了。这就跟之前的大陆文明遭遇海洋文明一样,抗拒不仅徒劳还必然搭上惨痛的代价。局部的强悍演化成全局的强悍,是海洋的逻辑,也是数字世界的逻辑。
招大引强,恰好切合了产业发展大背景与数字化转型大趋势。所以说,招大引强,是常德未来发展希望所在、潜力所在。
可喜的是,招大引强已跑出了常德“加速度”,一批大而强的项目已对常德有了意向,有的甚至已经落地常德。比如华为落地常德已是消息频传,不仅预示着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望迎来“撑杆跳”,而且在智慧建设、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储能产业、大健康等领域都将显现全新图景。所以,招大引强标志着落地一个好项目就能催生一个豪华的产业集群。
总之,招大引强是一场立足常德,放眼未来的战役,不能含糊,也没有退路,需要我们抱定箭不虛发的信心全力以赴,需要我们背负时不我待的紧迫只争朝夕。举全市之力打赢这场战役,是今日之幸,更是明日之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