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好上学”“上好学”
“太好了,过个马路就是学校,以后再也不用每天6点就起床了。”9月6日,新学期报到第一天,常德碧桂园小区,龙威和女儿龙语晨站在小区门口,望着马路对面的学校,女儿兴奋地说。
然而,两个月前龙威一家的生活还是鸡飞狗跳。龙威居住的小区是近几年新建的,位置有些偏远,此前,女儿在离家4公里外的一所民办学校上学,每天接送女儿上下学成了一家人最头疼的事。“开车往返要1个小时,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来,孩子早餐很多时候都是在车上解决。有时候我们忙,爷爷奶奶接送就只能坐公交车或者骑电动车,花的时间更长,也不安全。家里还有个小的要管,有时候真的很崩溃。”回想起之前的生活,龙威连连摇头。
好在这样的日子过去了。这学期,小区对面新建的武陵区第三小学正式投入使用,不仅学位充足,而且校园环境优美,女儿也从之前的学校转了过来,开启了过马路就到学校的便捷生活。
和龙威一样,幸福指数提升不少的还有潘东艳一家。潘东艳此前一家住在澧县,今年因丈夫工作调动,一家三口来到了武陵区。来之前,潘东艳最担心的就是小孩的上学问题,孩子今年9岁,秋季入学上四年级,此前一直在澧县农村上学。来到武陵区后,她选择了离暂住地较近的第五小学并进行了网上报名。
“挺意外的,很顺利就给小孩入学报上名了,可以安心工作了。”潘东艳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然而,在以前,像潘东艳这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在武陵区并没有那么容易。
武陵区是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乃至湘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伴随着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原有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群众的学位需求。为了确保本地居民的子女入学,武陵区无奈设置了相关“门槛”,其中缴满一年社保成为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难题”。
去年9月8日至11月13日,省委第五巡视组对武陵区进行了巡视,并反馈了巡视意见,其中公立小学学位保障不足是重要内容之一。接到省委巡视组反馈后,武陵区委区政府对照问题,全面总结、认真梳理,制定出了整改责任清单,将巡视期间交办的问题,细化为59项具体整改任务;将巡视反馈的问题,细化为41项具体整改任务,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确保任务清、责任明、措施准。
针对学位不足的问题,武陵区咬紧财政牙关,拿出了4.25亿元的真金白银,加快公立小学学位扩容建设。在原有学位数量的基础上,加速新建了武陵区第三、第五、第六小学,这学期,3所小学都已正式开学,一共可提供学位近6000个,破解了群众的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为保障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武陵区明确要求“量质齐飞”,不仅要让孩子们“好上学”,更要“上好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