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展”笑颜——“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常德答卷
回望“十三五”,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给常德留下了什么?
2020年,常德收获310个蓝天,比2015年增加30天。“十三五”期间,常德PM2.5和PM10分别下降21.2%、39.1%。“常德蓝”刷爆朋友圈。
2020年,23个省控及以上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优良率95.7%,水质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1.41%、排全省第1。
截至2020年底,常德一般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十三五”期间,常德深入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赢得点赞连连。三年攻坚,常德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年年名列全省前茅。
全民行动 绘蓝天
“2020年,连续161天空气质量为优良,这创造了常德有监测史以来,空气质量最佳记录。”大气预警预报中心的刘勇军告诉记者,保护“常德蓝”离不开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参与。
蓝天保卫战重点在企业。2018年,常德打响了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的“歼灭战”,对全市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进行清零,对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
当时,湖南恒安纸业有限公司有2台35蒸吨的燃煤锅炉,虽然排放达标,但企业主动响应政府号召,淘汰老旧锅炉,改造脱硫塔和湿电除尘设备,改用底硫煤,真正实现了超低排放。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该企业投入近2500万元进行环保升级改造。
挥发性有机物(VOCs)也是常德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今年,常德中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涂装车间的环保设施焚烧炉(RTO)即将投入正式运营。据悉,经过该套设备处理,排放废气将近乎无色透明,废气中95%的有害物质将被消除。
2018年来,常德已经完成了包装印刷、工业涂装、家具制造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其中中联重科、武陵机械、荣程机械等企业实行了油性漆改水性漆整改工作。常德对44家重点企业制定了“一厂一策”实施精细化管控措施。
常德还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截至2020年底,全市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738台,占全市公交车比例55.8%。油气两用清洁能源出租汽车占比达到77%。新能源纯电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占比达到88.6%。全市385辆老式无盖渣土车已全部更新为环保渣土车。
头顶同一片蓝天,越来越多的常德人用行动支持蓝天保卫战。近几年清明,在万金公墓,越来越多鲜花代替了焚烧的纸钱;每一家烧烤店都装上了油烟净化装置;在大年三十晚上,烟花爆竹声的分贝逐年下降;农田边秸秆焚烧的现象也越来越少……
2021年1月1日,《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大气污染防治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常德成为全省第一个出台大气相关法律法规的市州,这体现了常德自上而下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
壮士断腕 治水患
珊珀湖本是一个半封闭型调蓄湖泊,总面积18.3平方公里。上世纪80、90年代,围湖造塘、投肥养殖,湖水由绿变黑,水质降为劣V类。由于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群众上访事件频频发生。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问题交办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部署,安乡县将珊珀湖综合治理列为“一号工程”。通过全面禁投、环湖截污、多点活水、重点清淤、生态修复五大措施,建设截污沟18.9公里,清除湖底淤泥600万方,退养精养鱼塘2278亩。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督察的强力推动之下,3年治湖,投资6个多亿,常德下定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惜代价,铁腕治污。目前,珊珀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湖水水质稳定达到Ⅳ类。
解剖珊泊湖治水案例,可以看到农村的水污染主要来自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常德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引导禁养区企业转型,走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全市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比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1.86%。
对市城区黑臭水体,2016年至2019年,常德系统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治理行动,完成市城区20条黑臭水体治理,其中12条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主要水体水质均达地表水标准IV类以上。到2019年底,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城区已基本实现无生活污水直排口、黑臭水体清零的目标。
对工业污水的治理,常德也绝不手软。2017年来,常德关闭小煤窑企业28家,全市33家制浆造纸企业全部退出,沅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已关停3家、搬迁3家,238家粘土砖厂已全部关闭,汉寿县13家违规生产樟脑油企业全部关停……
对园区污水治理,常德狠抓一个“监”字。目前,全市10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均已实现稳定达标运行。
久久为功 筑青山
今年4月28日,石门县雄黄矿土壤修复产业园蜈蚣草育苗大棚内一片郁郁葱葱。“这些蜈蚣草不久将种在被砷污染的荒山上,将土壤中的砷‘吸出来’。”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李沅知介绍,经过多年的治理,昔日寸草不生的“砒霜地”已重新披上了“绿装”。
石门县雄黄矿区是亚洲最大的单砷矿,有1500多年的采挖历史。长期开采产生的采选废水、含砷飘尘和废渣,给矿区及周边35平方公里范围内土壤带来了严重污染。
从2012年开始,经过多年治理,矿区已封闭9个废弃矿井口;建立2座危险废物填埋场,安全处置和填埋矿区60万吨砷渣砷泥;修建1座污水处理站,处理矿井溢流水;整治河道5.11公里,降低砷污染对河流水质影响,彻底从源头掐死污染。
如今,蜈蚣草治土项目也已初见成效。从最新采样情况来看,蜈蚣草加钝化剂模式土地上种出的农产品砷含量合格率近100%;蜈蚣草加柑橘种植模式可使农田土壤中砷含量年均下降5%以上。
近几年,矿区生态系统正在逐步重建,就连阔别已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也来此嬉戏安家。
除了矿山行业,在常德对土壤污染较大的还有传统的塑料企业和小作坊式的电镀企业。针对这些散乱污企业,常德巧用一个“转”字。
塑料粒子生产是临澧县的传统产业。过去,由于设备落后、生产经营不规范、企业布局混乱,不仅经济效益低,还造成严重污染。2018年,临澧县以湖南安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台,将分散的16家塑料粒子厂进行整合,并升级改造,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经营,每年消化废旧塑料6万吨。
常德的电镀行业规模小、分布散、技术弱。过去,含重金属的电镀废水随意排放,对土壤污染严重。2010年,常德开始开展电镀行业集中治理,关闭42家污染企业,并在常德经开区建设了表面处理产业园,将全市的电镀企业纳入集中生产,由专业环保公司统一处理生产废水。园区统一规范化管理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提高了产值。2020年,园区总产值近4亿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