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常德要闻>详细内容

点亮山区儿童的梦想 ——记“中国好人榜”获得者胡升校和他的“童乐园”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1-10-02 07:26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曾玉英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6月“中国好人榜”。84岁的常德退休教师胡升校,以24年来免费辅导山区留守儿童学习,获评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这份荣耀,再一次诠释了胡升校作为一名退休教师的无上荣光。

出身农家的胡升校毕生关心农村孩子的教育,每当发现一名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缺乏家庭教育,便感到揪心。1996年退休时,他将农村的老宅腾空,改造成一个“童乐园”,免费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语文、英语,他还借助社会及文化部门捐赠的图书与乐器,开设乐器室、图书室,供孩子们课余阅读和培养兴趣。20多年里的寒暑假、节假日,从未间断,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

中秋节前夕,记者来到澧县甘溪滩镇丰年村,慕名采访了胡升校。

“给童乐享童乐与童共乐,悦其人乐其事劳而不倦。”走进胡升校的“童乐园”,一副娟秀的对联映入眼帘,在简陋的教室里,胡升校佝偻着背,正在为孩子们上课。

“上午文化课,下午特长班,上课全免费,孩子们想来就来,不勉强!”胡升校笑着说。尽管84岁高龄,但他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

10岁的田真艳正在补习文化课。因为从小父母离异,她跟着爷爷生活,父亲在外打工,母亲远走他乡,她性格内向胆小,很少与人交流。今年上半年,她鼓起勇气来到“童乐园”,跟着胡升校补习文化课,现在作文和英语都有了明显进步。

“胡爷爷就像我亲爷爷一样,我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说给他听,他总是耐心开导我,长大后,我也想像胡爷爷一样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田真艳说。

金梦的父亲患肾病,母亲在外打工,家庭条件很差。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金梦就在童乐园里学习,胡升校免费为她补习英语和语文,今年9月,她上了初中,开始寄宿生活,来童乐园的时间少了。但金梦10岁的弟弟金焱又成了童乐园的一名学生。对姐弟俩,胡升校不仅免费为他们补课,还让在常德工作的女儿为他们找爱心人士结对助学,帮助姐弟俩完成学业。

“胡老师是好人,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激他!”提起胡升校,金梦的父亲金义宏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其实我也没什么大的本事,我就是想让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胡升校说。

就是这个朴素的想法,支撑他24年坚持不懈。24年间,学生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胡升校的头发变得雪白、稀疏,身体越来越瘦弱,行动变得迟缓。

儿女们担心老人的身体,邀请老人去城里享清福,但胡升校仍然坚持住在村里,为孩子们上课。

丰年村68岁的村民张业党,农闲时,他跟着胡升校学吹笛子,拉二胡,现在已经坚持9年了。他的孙子和外孙也跟着胡升校学了三年的二胡,现在都上了初中,二胡伴随着一家老小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今年,张业党离开老家来到深圳,给儿子公司当保安。每天晚上,他都要通过视频给胡升校吹两首曲子,让胡老师帮忙指点。

“胡老师吹笛子的水平很高,尽管我学了9年多,取得了一点进步,但跟胡老师比,我还有很大的距离。”张业党说。

“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我最大的快乐!”胡升校说。为了鼓励张业党坚持学习,胡升校还给张业党送了一把价值6000元的二胡。

胡升校热衷于参加乡村两级的文艺活动,他带领学生们多次参加甘溪滩镇的春晚,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参加澧县的三独比赛并获了奖。

老人年事已高,儿女们劝他多休息。但老人很执拗,他说:“我就是一盏油灯,油没有了,灯就灭了,只要身体里还有一滴油,我都要一直坚持下去!”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