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杜美霜:充分利用文旅资源推动传统戏曲发展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的全国人大代表杜美霜与其他代表一起,认真聆听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7日,湖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上,她作为文化艺术界基层代表发言,建议“充分利用文旅资源推动传统戏曲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顺应民意,振奋人心,我们何其幸运入华夏,叫我怎么不歌唱?”3月7日晚,杜美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为政府工作报告一再点赞。她说,报告的第26页提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这段话语让她印象深刻。
“我们戏曲文艺工作者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怎么做才能保护传承得更好、推广得更远呢?”在发言中,杜美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她说,中国是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文化资源璀璨夺目,仅地方戏曲剧种全国就有300多个。可以充分利用全国各地文旅设施及部分闲置的文旅资源,把大剧院里的优秀戏曲节目搬出去,移到全国各地的大中小景点,将景点植入地方戏曲文化,让地方戏曲文化借景点飞向远方,从而推动我国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打造全国各地个性化戏曲文化名片。
由此,她建议,由政府主导,找准地方文脉传承的新方式,把我国地方戏曲科学巧妙地植入到景点中,长期持久地把地方戏曲开放展演活动进行下去,让文化自信真正落地落实。她建议国家鼓励开发地方戏曲文化发展的新推力,打造可塑性强、变身快、贴近性欣赏与沉浸式体验交融的专业戏曲小剧场,让人们可以就近享用戏曲文化大餐,真正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地方戏曲传承。
杜美霜认为,让全国各地部分闲置的文旅资源发挥其应有的艺术功能和价值,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商业气息与烟火味道并存,原住民与外来游客各得其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