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桃源县漳江街道干群同心抗干旱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08-31 07:56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罗松青

“你们5个人去抬潜水泵,我们几个先把机埠进水管固定一下,然后再用挖机清通引水渠。”8月30日,桃源县漳江街道组织技术人员对高岩村铁灵机埠进行维修,这是8月以来漳江街道组织技术人员维修的第6座机埠。

5月下旬以来,桃源县遭受了严重的区域性干旱,全县有20个乡镇(街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漳江街道是受旱严重的街道之一。旱情发生后,漳江街道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众志成城开展抗旱减灾自救,最大程度减轻旱情影响,减少群众损失。

漳江街道成立抗旱工作专班,全面指导抗旱减灾工作,先后召开了3次抗旱减灾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辖区旱情形势,研究抗旱保灌对策。该街道主要负责人多次在一线督导,深入干旱严重村组现场指导抗旱工作,并组织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等部门技术人员下村入户开展旱情核查和抗旱指导。

为有效缓解旱情、保障粮食丰产丰收,漳江街道工作人员认真研判各村(社区)旱情成因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落实了一系列抗旱措施。首先,打机井抽取地下水抗旱。漳江街道车湖垸片区地下水较浅、水源丰富,该片区各村(社区)充分利用地下水优势,新打机井10口,灌溉农田近2000亩。其次,新建小机埠抽水抗旱。漳江街道深水港片区各村(社区)利用小机埠投入少、效能高的特点,新建小型机埠18座,切实保障了5000多亩农田的灌溉。再次,新建小沟渠引水抗旱。漳江街道的部分村(社区)结合地形地貌,新建小型沟渠引水灌溉。金凤村自筹资金约11万元,利用废弃田埂新建田间小型沟渠400多米,通过引进河水,保障了周边4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漳江街道为聚力减灾,采取“三个三分之一”的方式,由街道、村(社区)及农户、大户、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抗旱减灾工作。截至目前,漳江街道累计投入抗旱资金730多万元,其中街道本级投入抗旱资金100多万元、村级投入抗旱资金230多万元、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投入抗旱资金400多万元,新添置抽水设备38套、新建提灌设施7套,同时组织各村(社区)疏通大小沟渠50多公里、整治堰塘38口。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