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庭”释放“大能量”——武陵区人民法院德山法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人民法庭是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激活审判体系的“神经末梢”。武陵区人民法院德山法庭地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经开区内,辖区内共有2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00多个市场主体。
近年来,德山法庭立足“小法庭、大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持续融入联动机制、深化调解机制、优化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常德经开区获得省级先进园区表彰和省、市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今年8月,德山法庭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推动诉源治理”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多方联动 凝聚诉源治理合力
近日,在常德某经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全力赶制订单。然而就在不久前,该公司还一度面临停工、停产危机。
自2020年初以来,因受多方因素影响,该公司亏损严重。至2021年9月,公司已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运转,130余名员工被迫裁员离职。因经济补偿金问题未达成一致,员工与公司之间形成较大矛盾。
德山法庭立案受理本案后,立即紧急联系常德经开区相关职能部门。多方联动,不仅让该公司员工的工资及补偿款得到了有效落实,也让该公司“活水”重现。至此,该起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近年来,德山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加强人民法庭与党委政府、各类基层组织的联动互通,推动构建“法庭+”多元解纷体系,持续凝聚诉源治理合力。
——构建基层调解平台。德山法庭加强与常德经开区管委会、平安建设中心协同配合,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工业园区,以诉源治理工作站为“前哨”,派驻专业审判团队提供法律咨询,指导和参与调解工作,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2022年以来,该诉源治理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240余次,开展调解指导180余次。
——共建行业调解平台。德山法庭与人民银行、工会等行业组织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化解涉企纠纷586件,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多元化司法服务。2022年,全市首家“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在德山法庭揭牌成立。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功化解137起企业与职工的劳动争议。
——搭建律师调解平台。德山法庭完善律师驻庭调解制度,组织律师在法庭调解室轮流坐班,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诉前调解、信访接待等工作,自开展工作以来,共计接待当事人3400余人次。
以调促和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初,因连云港某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欠逾期租金及逾期利息,常德某机械有限公司将其诉至法院。
为避免原告公司财产遭受损失风险,德山法庭法官远赴江苏连云港进行财产保全。其间,法官了解到被保全人连云港某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开春后已承接了不少工程,设备扣押后将导致公司运转困难。在法官的调解下,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且被保全人当场履行偿还租金20万元,并承诺尽快补齐逾期拖欠租金。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达成调解协议,法庭的效率坚定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常德某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连连点赞。
这是德山法庭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德山法庭积极作为,深化涉企案件调解机制,从各环节持续精准发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优化诉调对接网络。德山法庭强化诉前调解力量,采用“特邀调解员—法官助理—员额法官”递进调解模式,精准指导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让多元调解“前端”和速裁快审“终端”无缝衔接。2023年,该法庭诉前调解涉企案件223件。
——将调解贯穿审判始终。德山法庭积极探索“调+撤”纠纷化解模式,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企业代表、职工代表参与诉中调解,做到调解优先、能调尽调。2022年以来,德山法庭2名员额法官共办结诉讼案件1713件,其中以调解和撤回起诉结案1236件,调撤率高达72.15%,2023年以来法庭案件调撤率更是始终维持在74%左右。
——将善意执行落实落细。德山法庭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依法审慎运用强制措施,对经营困难的被执行企业采取“活封”“活扣”方式查封、扣押财产。同时积极引入行业调解组织参与调解,以调促执、执调联动,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避免涉案企业“因案致死”,增强企业的“造血再生”功能,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延伸职能 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企业今年经营情况如何?是否遇到什么法律问题?”近日,德山法庭普法宣讲团一行赴园区实地走访,并与企业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宣讲、法律咨询等形式,宣讲团为园区企业“零距离”提供司法服务,防范企业法律风险。
近年来,德山法庭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立足发展大局,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以司法“实举措”助力优化营商“大环境”。
——全面推行“一站式”诉讼服务。德山法庭依托全省数字法院、立案窗口等平台的诉讼服务功能,健全线上、线下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为企业提供一站通办、一次通办的立案、查询、咨询、事项办理、诉调对接等诉讼法律服务。
——不断深化繁简分流。德山法庭坚持“能简则简”的原则,落实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推进涉企案件审判高效化。2023年以来,该法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结民事诉讼案件691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6.37%,民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29.4天。
——设立巡回审判点。德山法庭依托在园区内设立的诉源治理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邀请企业代表、职工代表旁听庭审、参与调解,用身边案例现场普法。2023年,该法庭开展巡回审判17场,现场调解纠纷28起。
——精准送法入企。德山法庭设立企业联络员制度,开辟企业表达诉求的绿色通道,了解企业司法需求,进行“法律把脉”,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指引,打通人民法院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2023年,该法庭开展入企服务55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8个。
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市场主体发展,对人民法庭而言,不仅是高效公正审理每一起案件,更应是春风化雨的守护。未来,武陵区人民法院德山法庭将立足辖区实际,扛稳抓牢主责主业,以“小法庭”释放“大能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