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游走俏 能否带动石门文旅“出圈”?
今年暑期,石门县东山峰管理区、壶瓶山镇、南北镇、罗坪乡、白云山林场等海拔较高的地区,都迎来了“一房难求”的火爆。近几年来,石门避暑游可谓渐成气候。
值得一提的是,到石门山区避暑的游客中,有常德本地游客,也有不少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其中不乏每年暑期都会过来的“候鸟族”和长住客人。
生态康养+避暑 圈粉一批“候鸟族”
位于石门县西北角的东山峰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3.6℃,凉爽怡人,是难得的避暑胜地,被誉为“天上的街市”。
今年7月,在东山峰住了一段时间的退休教师彭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总结了东山峰令人流连忘返的几大特征:一是气候凉爽,七月中旬早晚还得穿长袖、长裤甚至外套,空调电扇根本用不上;二是基本没有蚊虫叮咬,小超市都很少有卖蚊香和驱蚊药的;三是住宿不贵,生活方便,住民宿一间房一天才100元左右,时间住得长还有优惠;四是民宿都有厨房,可以自己买菜做饭;五是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移步皆景。在群峰之巅,每天俯瞰众山,看日起日落,享早晚红霞。
和友人结伴自驾出游的他,还顺道去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百溪河看了峡谷飞瀑,到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木耳山观赏了茶园美景,两处风景离东山峰均不到50公里。他告诉记者,如果不能自驾,坐车也很方便,常德汽车总站每天上午8时有一班开往东山峰的大巴车。
据统计,东山峰管理区共有民宿37家,能接待800多人住宿,暑期基本客满。游客一般会选择住一个月,有的甚至住三个月,尽情享受森林康养的乐趣。因为有了较为固定的游客群体,这里的部分民宿甚至紧俏到需要提前一年预定。
除了东山峰,石门县壶瓶山镇、南北镇、罗坪乡、白云山林场等地同样是很受欢迎的避暑胜地。各地纷纷出手,举办各种活动提升旅游人气。
7月中旬,在壶瓶山景区举行的“避暑纳凉胜地——‘湖南屋脊’壶瓶山夏日清凉游启动仪式”,掀起了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暑期文旅市场宣传推广的高潮。游客既可以来此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又可以挑战充满刺激的漂流活动,还可以品尝地方特色美食。石门县南北镇在8月份举办了高山避暑节,节会现场设置了烧烤美食区、特色农产品展览区、帐篷露营区等,还组织了民俗文化表演,受到游客欢迎。
山水资源丰富 人文底蕴深厚
就文旅资源而言,石门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是辨识度极高的存在。
说到石门县,人们自然会想到“湖南屋脊”壶瓶山、茶禅祖庭夹山寺、山中洞庭仙阳湖、云山茶海白云山、亿年龙宫龙王洞、避暑胜地东山峰……敬仰这块土地英烈辈出,向往这里的土家风情和春有茶香、秋有橘红。避暑游的走俏,只是人们揭开了她神秘面纱的一角。
早在2013年,石门县就被评为湖南省旅游强县,2020年更是获评湖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去年,该县共接待游客35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9亿元。
南北镇薛家村党性教育基地、磨市镇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云山茶旅融合基地、秀坪橘旅融合基地、夹山禅茶习俗非遗体验基地、夹山镇福田农耕文化园、长梯隘土家民俗体验基地……这是石门县扎实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将红色文化、土家文化、桩巴龙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资源植入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品牌推广取得的成绩。
这片热土,尚有一大批具备开发价值的优质旅游资源处于严格保护的未开发状态。作为苏区县、革命老区县和土家族聚居区,该县还保留有红军名将王尔琢、毛泽东亲家陈振亚等烈士故居为代表的革命遗址遗迹86处,革命文物25处;拥有石门土家山歌、夹山禅茶习俗、桩巴龙传说、传统木榨油技艺等10类4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完善基础设施 美好前景可期
近年来,石门县持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景区进行升级改造。
初秋的夹山寺景区,树叶开始慢慢变黄,景致越来越像一幅油画。在这里,除了夹山寺和闯王陵是需要购票参观的景区,近年来新建成的夹山广场、环山游道等都是免费开放区域。今年以来,购票景区接待游客近万人,免费开放区域接待游客20余万人。此外,景区积极对接市场,上半年接待6000多名学生开展研学活动、4000多人参加团建活动。
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龙王洞景区,得益于县委县政府5000多万元的投入,面貌焕然一新。9月初,洞外骄阳似火,洞内清凉无比,绚丽多姿的景色更是令人惊叹。据中国地质科研所评估,龙王洞已经有6亿年历史,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至今仍在生长,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活溶洞之一。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景区节假日的游客基本饱和,周末每天至少有500人。在景区大门口,能够看到炉慈高速的匝道正在紧张施工中,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游客来这里将更加便捷。
离龙王洞景区不到10公里的白云山林场,打造高端精品生态康养度假区的文旅重点项目云山茶海正在全力推进中。项目计划在两年内建成云山驿站、云影客栈、星空酒店、帐篷营地、茶乡民宿、抚云台、云游台等核心项目,对茶圣阁、聚云楼、茶厂、快活林等区域进行改造提升,同步建设游客中心、景观道路、旅游厕所、景观标志等基础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石门县文旅新引擎,提升全县的旅游接待水平。据该县文旅部门统计,目前全县民宿的接待能力约为5000人,数量和品质都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尤其是对中高端民宿的需求。高山避暑游要上新台阶,绕不开这一现实问题。
将来,随着炉慈高速、呼南高铁、石张高铁及石门通用机场的建设开通,石门县的外部大交通将得以改善。但是,县内景区之间的车程依旧耗时较长,不能形成高效快捷的旅游线路。交通目前仍然是制约石门县文旅发展的一大瓶颈。
面对文旅大发展的好机遇,石门县委县政府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优势和问题所在,出台了石门县文化旅游产业三年(2023—2025)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文旅项目,丰富文旅产品业态,打造精品线路,推动石门县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形成湘西北知名旅游目的地。
这份方案也多次提到,东山峰、南北镇、白云山要利用高山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高山避暑度假游。
蓝图已绘,未来可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