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汉寿蔬菜加快向农业现代化迈进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11-08 07:20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曾玉英 黄庆

深秋时节,走进汉寿县围堤湖蔬菜基地,温室大棚内各式辣椒迎来采收,一排排绿油油的蔬菜长势旺盛,菜农们忙着采摘,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围堤湖蔬菜基地由大堤围建而成,因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渐演变成蔬菜种植的沃土,目前面积已达5万亩,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专业蔬菜基地。

作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湖南省放心菜生产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汉寿县年蔬菜播种面积45万亩,产量180万吨。一年四季源源不断产出的“第一口鲜”,每天从田头出发,通过密集的冷链物流网畅销海内外。

“近两年,我们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实现了旋耕、开沟、起垄、播种、移栽、植保到收获等全程机械化作业,节约生产成本10%以上。”汉寿县永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何勇进感触很深:以前是人工育苗,现在是大棚集中育苗;以前是人工撒施肥料,现在是机械化起垄施肥。现代化的种植模式,大大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合作社还是汉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的典范,每年展示蔬菜新品种70多个,推广新技术10项,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净利润500多万元。

汉寿县蔬菜办负责人介绍,2016年以来,汉寿县陆续出台多项蔬菜产业政策,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蔬菜产业发展奖补专项资金500万元,累计整合项目资金近1亿元用于蔬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形成了环西洞庭水生蔬菜产业圈、围堤湖蔬菜产业园、出口蔬菜产业带、加工蔬菜产业带、丘岗特色蔬菜产业带的“一圈一园三带”发展新格局。2022年,汉寿入选“十大湘菜名县”,“汉寿玉臂藕”被列入湖南省农业品牌年度目录。

围绕制约蔬菜产业和蔬菜生产县域发展的技术难题,提升科技对蔬菜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的支撑水平,汉寿县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密切开展科技合作,建立了300亩院士科研示范基地,15个蔬菜工厂化育苗车间,2个蔬菜全程机械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完成了穴盘基质育苗、半自动播种、工厂化育苗、大棚“春提早、秋延后”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

为了延伸蔬菜产业链,推动蔬菜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汉寿还建成农业部蔬菜标准园5个、省级蔬菜综合产业园1个、特色产业园2个;蔬菜出口企业6家,出口基地1.61万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5个,面积3.27万亩。围堤湖被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辰阳街道蔬菜成为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全县以荣祺、益百姓、垄上行及菜根香蔬菜加工企业为依托,年加工蔬菜5万吨,加工产值近3.5亿元,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如何继续做强蔬菜产业?汉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汉寿蔬菜锚定百亿元产值目标,遵循“稳面积、拓流通、提品质、创品牌”的基本思路,以“三品三化”即品种、品质、品牌,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为重点,形成集生产、科研、加工、物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争取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