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拂壶瓶山——石门县壶瓶山镇杨家坪村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位于石门县西北边陲的壶瓶山,素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闻名,境内群山巍峨、奇峰挺拔。壶瓶山镇距离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城区200多公里,辖区内多个村山广地稀,杨家坪村便是其一,其村处于壶瓶山镇腹地,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落后,青年人口流失严重,乡村振兴难度大、任务重。
随着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春风吹到这里,杨家坪村正式开始“山村蝶变”。
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简称“常德卷烟厂”)作为国有企业,坚持做实地方经济发展“压舱石”,积极担当社会责任,锚定“精准”二字,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组长单位的号召力,集自身和后盾单位之合力,全力开展“企对村”对口帮扶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实现帮扶村面貌焕然一新,特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培育,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产业多轮驱动 带动村民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杨家坪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优势不明显,土地限制明显,导致全村村民收入增速缓慢。驻村工作队进驻以后,开启“精耕细作”模式,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提升亩产收入,遵循“发展一个、成熟一个,再发展一个、再成熟一个”的工作思路,做好农村产业发展大文章。两年间,推动构建高山茶叶、高山农副产品2个成熟的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正在推进,以产业多轮驱动,带动村民增收。
2021年5月,在深入调研后,工作队发现该村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点少,于是提出“一村一品、一产一销”的发展思路:以茶叶发展为抓手,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增强“造血”供能。工作队先是积极开展道路硬化、边坡防护、机耕道维护等项目,打通村部到农户、农户到茶园的传输“血管”;再分发优质茶苗48万株、高效有机肥110吨,对156亩老茶园进行改造,邀请农技专家对种植户进行专业培训,推动开展“有效保留原茶香提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等科技攻关,增强其造血功能;最后通过加强政府采购,签订年度采购合同,推动消费帮扶、工商联合,拓展“湘汇636”连锁商超销路,开展农产品展销,扩大产品宣传力度,“三手”发力,拓宽产品销路。
2022年,在茶产业的基础上,工作队继续拓展特色农副产品产业。通过示范园、示范点种植、养殖再推广,消除大规模拓展风险,稳扎稳打为产业发展开好头。在茶产业发展的模式下,开办同创土特产公司,创建农副产品品牌“赏花台”,统一产品“精加工”制作标准,加强特色产品质量管控力度与辨识度,提升农产品价值和影响力。据统计,2022年,杨家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1.4万元。
2023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村容村貌的改善、乡风文明的彰显,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来到杨家坪村,感受乡风,拥抱自然。文旅产业的兴起,有效促进产业的发展,目前,一部分家庭已经享受到文旅带来的发展红利,全村全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30余吨,人均收入增加10%左右。
领导班子带头 形成帮扶合力
常德卷烟厂在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委市政府和湖南中烟公司党组的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由厂领导牵头指导开展帮扶工作,集结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素质干部精英队伍,扎实推进杨家坪村乡村振兴。
两任乡村振兴工作领导班子,接力实干兴村,先后开展专题工作调研会16场,现场指导乡村振兴工作,保证乡村振兴工作方向对、重心准,并不折不扣抓好落实。驻村队伍走在前、干在前、担在前,荒凉连绵的山、陡峭泥泞的路、偏远的农户,他们共同用脚步丈量着杨家坪从苦到甜的距离。
不仅是领导班子、驻村干部,更多的常德卷烟厂职工也参与其中。厂里的党员干部与村68户农户结成对子,重点精准帮助老、弱、病、残等困难人群,防止返贫事件发生,积极抽调青年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全年青年参与40人次,最终形成“驻村干部在一线、干部队伍做后援、青年人才强基础”的帮扶合力。
两年半乡村振兴,稳妥推进20多项重点项目,在乡村振兴后盾单位推进会上,驻村工作队实地调研、制定计划、汇报申请,各后盾单位协调,共募集资金1209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补给。
坚持文明治理 建设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图景不可缺少的底色。两年多以来,杨家坪村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日新月异。杨家坪村先后荣获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同心美丽乡村、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文明村、石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石门县美丽乡村、石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壶瓶山镇目标管理红旗单位、壶瓶山镇乡村振兴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几年来,工作队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切实改善民生上,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工作队硬化两条生产生活要道,共计6.74公里,投资600余万元;建设芙蓉幸福桥,解决渫水对岸60多户人家几十年只能靠吊索桥出行的难题,让“户户通、通家门”成为所有村民稳稳的幸福;开展自来水改造、厕所改造、垃圾治理、幸福屋场美化、渫水河游步道建设等,让村民吃干净水,创建以“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为核心的“美丽庭院”,村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获得感显著增强。
做乡村振兴工作,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两年多来,杨家坪村高质量改造村部党建活动室、会议室等,从改变村民观念入手,全年开展理论教育活动20多场,有效提升教育成效。工作队推进“三长制”长效化运行,结合杨家坪村现状,编制杨家坪村“三长制”运行规划,选举片长3名、屋场长10名、邻长32名,有力形成“1+3+10+32”的点线面村民自管框架,丰富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建立健全基层村民协商机制,营造“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治理氛围,开展政策宣讲及问题协商屋场会22场;探索优化打造“有地方说事、有邻居管事、有机制议事”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
我们期待,乡村振兴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杨家坪村民的明天更加美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