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促发展 勇毅前行向未来——津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纪实
民生连民心,民生聚民力,民生系福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津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恪守为民初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稳住、进好、调优”的原则要求,按照“政策集成、要素集聚、集团作战”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携手书写现代化津市新篇章。
筑牢民生之基 就业大局稳中向好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成效快。津市市今年出台了《津市市产业工人培养三年计划(2023-2025年)》,3年共计划招录普工4000人,培养产业工人1000人,技能提升培训3000人,其中2023年计划招录普工2000人,培养产业工人400人,技能提升培训1000人。截至目前,津市市园区145家企业的产业工人数量由年初的8751人,增长到12036人,新增了3285人(含人才引进400人),1886人通过系统培训、定向培养,技能得到了提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主要做法是:
招工力度大,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年初,以返乡人员过年为契机,津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批次组织各镇(街道)务工人员200余名,参观湖南引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津市市荣迪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优质企业,当场达成就业意向人员超半数;春秋两季,组织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湖南醇健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优秀企业在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湖南人才市场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供需招聘会,为企业引进技术性人才实现精准对接。津市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叶春华带队前往长沙部分高等职业学院,对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健康食品等产业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为高校与企业搭建长期合作平台。津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下乡”“招聘夜市”“招才引智”等招聘活动,举办现场招聘会20场次;通过抖音直播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举办线上招聘会16次。截至目前,该局共推荐10485人就业,达成就业意向人数6545人,确定入职3129人。
培训形式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津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就校园招聘、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合作事宜进行洽谈,达成合作共识;与津市职业中专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连续3年完成百人计划任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与津市市技工学校以及津市优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津市市科志职业培训学校、津市市才智职业培训学校3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新增高处作业、低压电工、安全管理等多个工种培训资质,共举办技能培训班48期,免费培训烹饪、电焊、叉车等工种人员1886人。津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鼓励企业职工提升自身技能,对获得初级、中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鼓励有培训资质的企业自主开展培训班或邀请专家前来授课,给开班企业的补助标准为每人560元至1550元。目前湖南力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湖南娄星纺织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各开班培训50人,工人培训时间为9-11天。
创新创业创服务。津市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现有入驻企业40家,直接带动就业268人,间接带动就业370人以上,该基地创建模式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其他区县纷纷派工作人员前来参观和学习。为促使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得到良好发展,今年津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别开展了返乡创业联谊会、返乡创业项目推荐会、返乡创业资源对接会,开展了“创业大讲堂”、“乡创青年 共创共美”、“兰津有礼”创客主播专训营、“创业无限 青春有我”大学生暑期创业训练营等活动。其中“兰津有礼”创客主播专训营开办了3期,共培训220人。他们为建设津市凝聚了青春智慧,汇聚了青春力量。
坚守民生底线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财政补贴。津市市被征地农民社保缴费财政补助未到位资金,于2022年至2031年分10年逐步偿还到位,目前已到位资金2000万元。
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稳步推进城居保经办管理服务水平,按照省厅要求做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落实工作,主动协调财政、银行等部门,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放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扎实做好退捕渔民社保补贴落实、特殊困难群体社保解困帮扶等工作,确保应补尽补,应发尽发。截至11月,津市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每月人均145.7元,社会化发放率始终保持100%。
全面推行社保综合柜员制度。津市市全面实行社会保险服务综合柜员制,打破原社保经办服务大厅经办人员工作中的条块分割现象,将原来按业务分设的窗口优化整合为综合业务窗口,按照前台受理、后台审核的原则,将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个人账户管理、异地转移、退休办理、待遇计发、退管认证、丧抚发放等经办流程的资料收取、业务处理进行全面归集,通过打破业务经办界限,从按险种分类收件调整为综合收件,实现任一窗口、任一工作人员对各项社保经办业务通收通办,变群众办事“多头办理”为“一窗受理”,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路”,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
数字化转型业务档案管理。津市市为适应经办机构数字化转型新要求,加快推进养老保险业务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进程,在不增加一线业务经办人员工作量,不加大单位费用支出基础上,加强业务档案电子化管理及应用工作,补齐了津市市社保经办机构工作短板,有力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水平。
防范化解风险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津市市园区内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145家、产业工人12036人。近年来,受经济增长放缓等多种因素影响,用工单位劳动关系、工伤待遇等劳资纠纷大幅增长。针对新情况、新形势、新局面,津市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不断强化自身调解能力的同时,通过建机制、搭平台、造氛围的手段,建设打造津市市高新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利用园区多元化工作手段处理园区企业劳动争议,不断完善园区调解中心工作机制,制定在工作中可实行的规章制度,做好争议调解、协议见证、诉源移交、日常巡查等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缓解人员力量不足的压力,从源头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园区调解组织每年调解案件50余起,有效缓解了仲裁部门工作压力。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为加强园区调解组织作用,津市市配备了高标准的调解室,着力打造一支正规的园区调解队伍,通过“定场所、定人员、定职责”推动劳资纠纷调解基层化,明确了工作职责及调解员行为规范,形成并加强与综治调解中心的密切协作,同时对人员、经费和办公条件予以保障,规模以上企业均要求配备劳动关系协调员,有的企业还成立了调解组织。湖南省湘澧盐化有限责任公司调解委员会、湖南渔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被评为省级金牌调解组织。津市市人社部门建立微信群、QQ群动态发布劳动用工及社会保险相关法律知识,实行线上及时答疑,并联合津市市总工会、工商联、工信局及企业家协会组织全市用工单位劳动关系协调员、园区调解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开展专题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帮助园区调解组织队伍提升业务能力。
加强巡查排查,从源头防范遏制。园区调解中心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每年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前,都进行一次劳资纠纷隐患摸排,并及时将摸排情况汇集到津市市人社部门。根据摸排情况,津市市人社部门安排专人和园区调解中心的调解员上门提醒、约谈用工单位负责人,帮助用工单位解读法律条款、分析法律风险、实行风险预判、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事前沟通、提前介入和定期走访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努力将矛盾纠纷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规避了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如某纺织厂停产转租赁,津市市人社部门会同园区调解中心及嘉山街道办事处,派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帮助其拿出实施方案,50多名员工顺利过渡到新企业,原企业所欠工资、社保也得到妥善解决。
加强矛盾化解,确保社会稳定。由于园区企业相对集中,当用工单位出现矛盾纠纷,园区调解中心能第一时间介入了解情况并通报给津市市人社部门。园区调解员利用园区综合职能优势,采取多元化调解手段,分别沟通,有效、就地、及时化解矛盾。园区调解中心每年为园区企业调处矛盾纠纷50起以上,截至今年11月已处理了65起劳动争议纠纷,将案件清晰、争议不大的劳动争议纠纷尽可能地化解在最前沿,极大地缓解了仲裁院办案压力。
津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了上下联动的调解劳动纠纷工作模式,园区基层调解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改之前人社部门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成功将调解阵地前移,有效地降低了劳动仲裁机构的立案数量,大幅提高了调解率,2021年至2023年,津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率分别达到74%、87%、92%。
强化数字化建设 人事档案精准管理
津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在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优化人事档案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把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作为重要举措,通过抓实抓细档案收集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保障人事档案数字化稳步推进,全方位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收集整理。该局分批安排工作人员到组织部档案室跟班学习,切实提升人事档案整理能力,优化人事档案服务质量,为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去年9月正式启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今年5月完成了库存档案100%数字化扫描,同步将数据挂接到人社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按照工作进度今年8月启动改制企业工人档案数字化工作,参照《湖南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标准》和《湖南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标准》,针对改制企业工人档案复杂性和不完整性等特点,加大力度进行清理和整理,预计明年年初可完成近6000份工人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夯实基础建设,强化工作标准。该局根据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需求,着力做好经费保障、场地配备、软硬件设备购置等前期准备工作;设置了独立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安装了满足安全管理需要的监控设备、备齐了相关档案用品和办公用品;同步引进了具有保密资质的专业扫描机构,加强图像扫描、图片质检等专业操作,强化工作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严格保密管理,强化安全保障。该局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遵守保密安全要求,对数字化全程实施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要求工作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纪律要求,规范工作流程;明确档案出入库详细核查登记、闲杂人员不得入内等规定,确保工作的保密性、安全性。
提升信息质量,强化结果运用。该局安排专人进行质量检查,发现材料错装、页码错误、录入信息不准确、查阅图像模糊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确保扫描清晰、数据准确,高标准完成人事档案数字化制作。同时强化结果运用,通过流动人员平台系统对档案资料可以查阅,改制企业工人档案数字化后可通过电脑查询办理退休手续,实现档案的高效利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