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人民检察院:念好“四字诀”推动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高质效转化
近年来,津市市人民检察院秉持“能动、融合、创新、互促”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依托“双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实现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22份,推动解决了校园食品安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重点民生问题,护航民生民利。
在“谋”字上下功夫,四项举措实现高位推动。成立领导小组,将“双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检察长牵头推进,召开专题会议,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第二检察部具体落实。
津市市人民检察院主动向津市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最高检和省检察院有关“双建议”衔接转化文件精神、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及该院工作部署,先后3次提请津市市人大召开专题推进会。津市市人民检察院与津市市人大常委会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会签了《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实施办法》,对适用范围、转化流程、联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构建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融合新格局。逐项规范并严格落实登记管理、分析研判、结果反馈、成果运用等衔接转化流程,做到代表建议统一登记管理,转化办理结果及时反馈,重要工作情况主动报告,检察建议等文书定期报备,确保每个环节依法依规运行。
在“转”字上做文章,三个结合实现精准选题。结合民生实事“转”。津市市人民检察院聚焦校园集体用餐配送这一社会热点及民生关切,率先在全省开展学校集约化供餐食品安全专项监督行动,以“调研报告+检察建议”形式向人大进行专题汇报,促使5份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转化为人大代表重点建议。通过双重监督,有效消除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隐患,并以点带面推动出台该领域长效责任制度。该案先后获评2022年度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案件、全省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件。
结合代表关注“转”。用检察监督能动服务“人大议案”,聚焦代表重点关注。津市市人民检察院以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派驻检察室为前沿哨所,开展毛里湖湿地及饮用水水源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将代表建议成功转化为16份检察建议,查处整治了一批大面积开垦土地、破坏鸟类栖息林地、非法捕捞水产品、污染饮用水水源等违法情形,协同推进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该案的相关做法及监督成效被《检察日报》等媒体报道。
结合社会大局“转”。津市市人民检察院从代表建议中摸排出企业园区欠缴环保税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及时锁定并部署开展“推动绿色生产、共护环保税款”专项监督行动,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追回流失税款26万余元,推动税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出台涉税信息交换制度,以溯源治理堵塞环保税征管漏洞,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有效发挥保护国有财产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双重效能。
在“办”字上出实招,多措并举提升监督质效。明确目标“办”。津市市人民检察院以“转化一条建议、解决一项难题、落实一份责任”为目标,集中对代表建议进行筛选甄别,从中梳理出代表反映较为突出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通过部署专项行动、实地调查摸排、形成书面报告,推动市人大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将代表建议落实为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具体举措,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拓宽渠道“办”。津市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利用“检察开放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圆桌会议等形式,广泛征集代表意见建议,从中获取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积极采取“请进来”方式,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建议转化案件的座谈磋商、分析研判、公开听证等工作,切实让检察机关成为“代表之家”。三是跟进监督“办”。津市市人民检察院常态化组织开展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转化案件“回头看”工作,邀请提议代表参加后续整改追踪及效果评估等活动,切实推进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内容落地落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成效。
在“宣”字上求突破,双管齐下助推工作成果。聚焦重点强宣传。津市市人民检察院围绕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国有财产及特殊群体保护等影响较大、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推动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并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质案件进行总结,通过《检察日报》,省、市院工作网,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以案释法,全面提升建议衔接转化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群众认可度。
沟通协作促合力。津市市人民检察院建立并完善培训、交流机制,适时组织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金沙博彩机关工作人员等开展同堂培训、座谈交流;落实落细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金沙博彩机关对建议转化落实的支持和配合力度,全面形成工作合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