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抓好春耕备耕下好粮食丰产“先手棋”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津市市各镇(街道)抢抓农时,因地制宜部署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切实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
3月12日,津市市毛里湖镇70多名种粮大户来到镇政府,参加了津市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春耕种植专家培训班,并免费领取了早稻稻种和农资。该镇当日免费发放了种谷和各类农资9万多斤。“政府重视粮食生产,给我们的扶持和激励措施很多,我们种粮也更加有积极性了,今年,我准备再扩大双季稻栽种面积。”毛里湖镇樟树村种粮大户欧阳高业领取种谷后表示,要马上回家浸种。
3月13日,津市市药山镇现场发放春耕备耕农资3000斤、种子22000斤。60多名种粮大户接受了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截至目前,津市市4镇5街道相继召开了春耕备耕部署会议,农资、种子均已悉数发放到位。津市市农业农村局全体农技人员组成“蹲点指导行动队”,分组包片下沉到各镇(街道)开展了粮食生产、育秧设施建设、早稻浸种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据了解,津市市今年计划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3.9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10万亩、中稻及一季晚稻播种面积10万亩、双季晚稻播种面积10.5万亩、旱杂粮播种面积3.4万亩,全年力争产量达到13.8万吨。
围绕这一目标任务,津市市坚持保面积、提产量,将粮食生产任务进行了分解细化,各镇(街道)及涔澹农场把任务落实到了具体主体和田块。津市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及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各领办1个2000亩津市市本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各镇相关负责人各领办1个500亩镇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襄阳街街道、金鱼岭街道、嘉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各领办1个300亩街道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津市市正推动双季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社会化服务,落实好双季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3.5万亩,确保津市市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达到7.7万亩,稳定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充分利用旱土资源、缺水田发展旱杂粮生产,鼓励旱地作物间作套种,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津市市新建集中育秧设施15个,在春耕生产期间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了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收尾任务1.33万亩,计划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以上;重点支持有建设需求的产粮镇(街道),实施土地零碎化整理,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另外,津市市还将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落实耕地质量监测点损坏维护及保护队伍建设工作,开展耕地“非粮化”及抛荒日常巡查,严格查处耕地“非粮化”问题,落实耕地抛荒治理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