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临澧县产业发展一线剪影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今年,临澧县全面融入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兴产业、连红线、建新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向“新”而行。
产业兴则经济兴,临澧县产业发展究竟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进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感受了临澧县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张翠英:人才队伍壮大,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5月16日9时,张翠英已经拿着本子在车间生产线巡视一圈了。张翠英是临澧县修梅镇观音洞村村民,今年50岁。每天她吃完早餐就从家里出发,8点钟准时赶到车间,穿上工服,开始无纬布质量检测。
作为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泰特装”)无纬布车间工艺员,张翠英在这条生产线已经工作了22年。她对检测要求十分严格,要确保生产线上产品合格率都在95%以上。
中泰特装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中泰特装建有科研所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
张翠英记得,2001年她刚进中泰特装的时候,企业处于创业之初,很需要业务专精的人才。在同事的带动下,她在工作之余,还拿着产品的相关材料进行学习。
“如今我们公司人才越来越多,职工普遍都是大学生,还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张翠英说,“公司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了。”
刘亮:返乡就业,新能源领域大有可为
5月17日,湖南诚合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电池生产车间,刘亮指导一名工人使用充电设备,直到该工人完全学会使用为止。
刘亮是临澧县佘市桥镇人,今年32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从事新能源电池研发管理工作。“我在深圳新能源电池行业也算是小有所成,原本打算在深圳奋斗一辈子,杨总打电话给我老家的父母,父母希望我回家乡发展,我考虑之后也觉得挺好。”
刘亮口中的“杨总”名叫杨水平,杨水平也是佘市桥镇人。二十一世纪初,在锂电池领域摸爬滚打近十年后,杨水平在广东惠州创办了一家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锂电池成为新能源电池中的佼佼者,吸引富士康、亚马逊等大型企业合作。2022年5月,受临澧县人民政府创业扶持政策的吸引,杨水平带着设备和技术回乡创业,湖南诚合盛新能源有限公司落户在临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外,还有5家新能源配套企业也落户临澧,这些企业形成了一个从原材料生产到产品深加工的小型产业链。
“杨总知晓我的基本情况后,就把生产线交给我管理,我坚信,只要大家不懈努力,新能源产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刘亮告诉记者。
目前,刘亮成为公司生产线负责人,他每天清早会赶到生产车间准备物料,做好生产材料配比。“我每天不光负责生产,还要对接客户,根据订单做好计划。”刘亮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事业顺心,还能陪家人,小日子过得很舒坦。
怀丽娟:赵家巷的葡萄会甜得更远
5月20日8时,阴雨天气让路面十分潮湿。修梅镇赵家巷村,怀丽娟的阳光玫瑰葡萄基地里,来了几十名来梳果的村民,他们穿着雨靴,打着雨伞,拿着剪刀,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梳果的目的就是让葡萄高产、果大、型正、色艳、味浓,提高商品性。”在葡萄基地里,怀丽娟一边指点村民梳果,一边向记者解释。
“我们村民一年在葡萄园打工有近万元的收入,加上自己家里土地流转,收益就更可观了!”一村民告诉记者。
赵家巷村于2003年开启葡萄产业探索之路,在逾20年时间里,该村积极推进葡萄精品化栽培和产业升级,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形成1500多亩的葡萄种植产业园。2022年,赵家巷村以葡萄为载体成功举办首届文化旅游节。
怀丽娟今年47岁,是修梅镇赵家巷红提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5年前,怀丽娟尝试种植阳光玫瑰并引进先进配管技术,实现葡萄精品化栽培,2023年合作社葡萄产业产值超2000万元。
今年春节前后,两场大雪让怀丽娟的葡萄产业受损,合作社仓库垮塌,葡萄塑料大棚损毁。春天来临,怀丽娟抢抓时机,立马重修了仓库和大棚。
怀丽娟表示,虽然近几年阳光玫瑰销售形势很好,但是消费者对果品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己会在培育方面花更多的心思。另外,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自己也在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我们现在和长沙一家外贸公司合作,赵家巷的葡萄还要出口到国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