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小庭院大作为——安乡县官垱镇庭院经济发展侧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4-05-22 07:59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杨荣国 向志伟

近年来,安乡县官垱镇根据农户家庭实际,选定一种或多种庭院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盘活庭院的各个角落、空地,合理利用庭院资源,拓展增收渠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

变庭院为微工厂,顾家致富两不误

官垱镇把发展庭院经济与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围绕“庭”“院”两字做文章,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让普通的农家小院变成“微作坊”“微工厂”,让能工巧匠在自家庭院里发展庭院经济, 促进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创业。

在官垱镇紫金社区,刘少香一家与周边电子厂沟通对接,利用闲暇时间为其组装灯泡线,让庭院的“方寸地”变成“致富园”。

“我今年50多岁了,像我这个年龄,如果外出务工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闲下来的时候在家里组装一下灯泡线,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不耽误地里的农活,我很满意!”正在忙碌的刘少香说,利用庭院建设“微工厂”,房租、水电等成本开支大大降低,还可以为周边因照顾老人和孩子不方便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合适的岗位,让大家足不出村就实现稳定增收。

变庭院为生态蜂园,稳定增收促发展

记者走进官垱镇安官村脱贫户何五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蜂箱。

何五今年51岁,由于肢体二级残疾,属弱劳动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2013年,何五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开始,何五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开始尝试着养殖蜜蜂。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如今,何五的养蜂事业已初具规模,他生产的洋槐蜜备受消费者青睐。

庭院养蜂是何五一家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蜂蜜质量纯正,价格公道,很多人都慕名前来购买,效益十分可观。何五一家用闲暇时间发展蜜蜂养殖,1年下来能增加1万元左右收入。

“养蜂投资小、见效快,1公斤洋槐蜜可以卖到80元。只要掌握了技术,摸清了蜜蜂习性,养起来也轻松,现在的日子就跟蜜一样甜!”何五激动地说。

变庭院为家庭农庄,创新服务便生活

走进官垱镇兴隆村“兴隆农庄”,记者见到老板任云正在厨房忙碌着,他把土鸡、腊肉等美食别出心裁地融入旅游餐饮中,推出了具有当地特色又迎合游客口味的农家菜肴。

任云一家原本仅靠务农为生,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因自家小院靠近村部,人流量较多,几年前,他和家人商议后,决定将自家庭院打造成家庭农庄,原来闲置的小院摇身一变成了任云一家致富的“金窝窝”。

“我把自家的小院改成了民宿,每到节假日,几个餐饮包厢客流不断,1年忙下来,能为家庭增收不少。近期,我们还打算开通短视频账号,通过网络进一步宣传我们的农庄,吸引更多游客到我们这品尝特色美食、感受田园乐趣。”任云说。

如今,随着官垱镇庭院经济的普及,昔日冷清空落的农家小院热闹起来了。庭院经济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