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乡村教育:让每个老师和孩子都被看见——汉寿教育的“军山铺现象”探秘
在校学生人数稳定在2000人以上,其中周边市、县、乡镇的生源占比20%;
近年来,每年有30%的学生考入汉寿一中,在校学生参加文体比赛屡获全县冠军;
建校50多年来,走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及汉寿名师20余人,各级学校行管骨干、校长等近100人。
……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一所乡镇中学,一所偏居常德“南大门”的农村中学。该校就是2024年我市唯一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学校——汉寿县军山铺镇中学。
在农村学校普遍面临师资、生源双流失的背景下,紧邻交通要道,距离益阳市城区不到20公里,办学条件有限的军山铺镇中学,逆势突围,凭借过硬的教学质量、优良的育人环境和持续不断的人才输出,成就了汉寿乡镇教育的“军山铺现象”。
团队作战促老师“速成”
一年进入状态,三五年成为骨干。这是年轻教师进入军山铺镇中学的成长速度,也是学校为了应对师资流失,摸索出的人才培养“速成”模式。
乡镇学校难以长久留住人才,军山铺镇中学也不例外。该校每年都有优秀教师被上级学校选拔招聘,今年更是多达17人。学校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比近60%。10多年前,因为人才流失严重,军山铺镇中学的发展曾陷入低谷,成绩排名一度从全县30多所乡镇学校中的首位,跌至10多位。
“优秀教师想去条件更好的地方,我非常理解。学校能做的就是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重视年轻教师培养,给他们搭建迅速成长的平台。形成人才活水后,尽管不断有优秀教师流走,但新老师经过培养很快挑起了重担,人才形成了梯队。这种开放的环境,反而激发了全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团结一心、争先创优的氛围。”军山铺镇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熊绍球说。
2019年下学期,熊绍球时任副校长,主管中学部,他的女儿在军山铺镇中学升入九年级,面临选班。开学前,家长们纷纷猜测,他会给女儿安排哪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分班结果出乎意料,熊绍球女儿的班主任竟然是学校招考进来的新老师刘立。
军山铺镇中学敢于打破惯例,将重要教学岗位交给年轻老师带教有自己的考虑。多年的教学管理中他们发现,让这些刚刚走出校门、具有青春活力、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一毕业就入手难度最大的毕业班,实际上给了他们人生第一个高起点,在“短平快”的实践培训中走好这一步,今后都是降维打击。
这种“敢于”使用年轻老师的背后,得益于学校有一整套的传帮带机制,保障年轻老师能得到学校扎实有效的培训。在教学上,学校教研组推行“每周一课”,包括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四种梯次的课程设置。示范课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示范引领,所有老师每个学期上一堂公开课,新老师开学后上一堂研讨课,年轻老师每周线上观摩一堂优质课。这“四堂课”把课堂作为教研主阵地,凸显学科领头雁的优课打造和提质增效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赋能。
在管理上,学校安排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新班主任“结对子”。校领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扮演“副班主任”角色,帮助新班主任树立威信,确保班级管理步入正轨;每周日下午4点是班主任工作例会时间,会上总结一周工作,年轻班主任交流自己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办法;重大问题由校领导、年级主任协同班主任进行集体家访,年轻老师在一件件具体工作事务的处理中得到历练。
彭凤是今年考入学校的化学老师,进来就被任命为九年级班主任。从暑假开始,她和其他新老师一起,就集中在学校大会议室进行试讲,接受岗前培训。开学前,她做完了近年来所有的中考化学试卷,对学科重难点、高频考点做到心中有数。她没有班主任工作经验,校领导、年级主任等轮流教她班级管理技巧。“领导手把手地教你事情应该怎么做,这对新手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尽管面临教学和管理的双重压力,但彭凤从未感到迷茫。
学校实行“一师一徒”,业务能力强的老师带新老师。毕业于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免费师范生杨佳从去年开始来到军山铺镇中学顶岗实习,担任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上课伊始,他听指导老师上一节课,自己再上一节课。第一学期过去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领导和结对老师帮他复盘总结,第二学期他教的班级就取得了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每次大型考试后,文科教学成绩低于第一名5分以上(理科10分以上)的教师,会撰写教学反思,在学校的帮助下找原因、想对策。
“2021年我来学校刚上讲台的那学期,足足听了师父崔冬莲的60节课。崔老师教我上课、批改作业、出考题,她专业、严谨,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对学生的责任心也深深打动了我,给学生讲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精挑细选,哪怕讲了多年的课,讲义也是年年更新。课间的10分钟,总是被她利用起来为底子差的学生讲题目。”对指导老师的用心付出带给自己的收获成长,九年级数学老师龚芳深有感触。
团结互助、积极向上、以老带新的浓厚氛围,让新老师少了忐忑和压力,多了几分踏实和温暖。“老师们在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讨论业务,商量怎么布置作业,分享好的课件、试卷,帮助年轻老师解决问题。在我们学校大家都是抱团作业,没有人单打独斗。”副校长黄翠群说。
正是有一支这样的传帮带师资队伍,军山铺镇中学年轻老师成长的速度远快于其他学校。2019年毕业的刘立老师,连续3年担任九年级班主任后,通过公开招考考入汉寿县第一中学,如今已是汉寿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班主任。学校九年级5位班主任组成的团队平均年龄不断被刷新,今年均龄仅27岁,最年轻的刚大学毕业,年龄最大的王丹老师刚满32岁。
流动性的人才“战队”战绩辉煌,近年来,军山铺镇中学输送到汉寿县第一中学的学生比例稳定在30%,最多的一年有90多人,占当年汉寿县第一中学录取人数的1/10。近3年,学校中考综合成绩稳居全县乡镇第一。
考评改革激发一线活力
2019年9月,新学期伊始,一份《职称评审方案修订草案》在军山铺镇中学一石激起千层浪。
按照此前的老方案,学校职称评审打分采用百分制,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量最高各计25分,任职资历和教研教辅能力最高各计15分,民主测评和奖励加分最高各计10分。这意味着,即使是教学成绩特别突出的老师,按老方案打分也囿于分数封顶的限制,在职称评审中没有什么优势,尤其是年轻教师没有优势。
《职称评审方案修订草案》突出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对教学效果考核和工作量、中考及调考奖励加分的分值均不设上限。教师近3年6个学期的教学效果均可作为加分依据,加分按名次从50分、40分、30分到20分、10分,分差拉开很大。
这种新的考核方式老师们能否接受?学校为此召开3次教代会,不出所料,支持改革者虽众,但部分老教师对此抵触。
按老方案打分,1988年就入校任教的崔子文老师位列第一,按照新方案,他的职称打分排名就到了第二名,当年无法申报高级职称,他率先对修订方案提出异议。校领导理解这些老师坚守乡村教育的不易,但是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多次谈心谈话,包括崔老师在内的一批教师,逐渐理解了学校的良苦用心,职称评审方案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崔子文老师说:“我把一股不服输的劲都用在了教学上。”接下来的4年,他带领八年级生物备课组一路“开挂”,生物毕业会考4年蝉联全县第三名,超过了很多优秀的城镇学校。
“我们的好成绩并不靠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而是靠老师加班加点磨课,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认真听讲,知识点在课堂上消化,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节假日我从来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崔子文的话语里满是自豪。2022年,他成功通过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
“少凭资历,但看成绩,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制度,极大激发了老师们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尤其是一批年轻教师享受到了改革后的制度红利。
在乡镇学校,30多岁想评副高可谓难上加难。但在军山铺镇中学,年轻老师近几年接二连三评上高级职称。长期执教九年级英语的青年教师王萍,因业绩突出,35岁就评上副高,小学语文教师刘美香也在39岁时评上副高。
学校还制定或完善了《绩效考核发放制度》《中考及调考奖励制度》等,所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均加大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分值占比,让多干事和干出成绩的老师有回报。如绩效考核总分100分,工作量占40分,教学效果占25分,其余分值考核师德评价和教师的平时表现。
评优评先也是按教学效果、工作量、教研教辅能力等打分排名,评选结果让大家口服心服。每年评选出的近40位“教学功臣”、“教学能手”、“质量突出贡献奖”得主和“十佳青年教师”均为一线工作人员,被学校公布在醒目位置。2020年至今,军山铺镇每年都召开隆重的教育表彰大会,用专项基金奖励优秀教师。
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郭建波介绍,学校规章制度的完善得益于良好的传承。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就有较完备的工作量考核和质量奖励制度,这一做法领先兄弟学校很多年,核心就是把老师和学生放在首位。
军山铺镇中学几十年的办学积淀和传承,基础教育打下的扎实底子,让乡村人才辈出。军山铺镇每年都有10多名学生考入“985”“211”大学,更是走出了多名清北人才。镇里每年用于奖优助学的30万元专项基金,大部分由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捐赠。
乡土情怀 以爱育人
军山铺镇中学被誉为汉寿县教育界的“黄埔军校”,这里的教师近年来几乎以每年“10+”人数流向城里学校。
离开有很多个原因,坚守却是同一颗初心。
在军山铺镇中学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校领导和大部分老师毕业于军山铺镇中学,他们也曾面临很多选择,但最后还是怀揣着一个朴素的愿望扎根家乡: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帮助更多孩子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学校金沙博彩班子共9人,他们毕业于斯,自己的孩子也放在这里读书;他们既是学科带头人,大部分又在毕业班任教,在他们的心目中,校领导首先要是一名好老师,让老师服气,让生养他们的这片土地有生气,让父老乡亲们放心。
学校留守儿童占比1/3以上,缺乏父母陪伴,老师们发现,这些孩子对老师的情感依赖和需求明显比城里的孩子多。“我刚来学校教小学六年级,有一天下课后,一位学生突然抱着我说,‘我能不能叫你妈妈?’那双渴望被爱的眼睛,刺痛了我的心。”虽然那时的王丹自己还是一个大孩子,但她眼含泪水给了学生一个深深的拥抱。
“在乡镇学校教书,不只是教学,还要承担很多家长的职责。”王建老师是一名4岁男童的母亲,执教小学五年级数学,她对学生们的情感需求很敏感,“能不麻烦家长就不麻烦,我基本不布置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作业,也不要求家长检查作业。遇到行为习惯不好、家庭又比较特殊的孩子,尽量多给一些关注、关心,帮助他们进步。”
“我们学校要求老师以家长的身份来看待学校,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评判老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黄翠群说,这就意味着老师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
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黄翠群第二次去宿舍查寝,发现读九年级的刘同学不在床上,这时已到深夜11点多。她叫醒熟睡的爱人,冒着风雪,到镇上的网吧挨个寻找,终于在一家网吧的二楼找到了刘同学。
爷爷奶奶管不住的网瘾少年成绩一落千丈,黄翠群没有放弃,每天找他谈心,给他辅导作业,又劝其母亲辞工回家。不到一年时间,刘同学走出网瘾深渊,顺利考上高中。青春期有严重自虐倾向的王同学,被黄翠群当成儿子一样嘘寒问暖,周末还带回自己家吃饭。爱的阳光温暖了王同学的心,他奋起直追考上了汉寿县第一中学,走上了健康人生路。
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学校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后进生档案,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帮扶计划;每学期全面家访一次,每月对重点学生家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参与谈心谈话,每个月和学生谈一次话,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召开潜能生座谈会,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义务辅导,守在教室里盯着孩子们一个个将知识过关……
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军山铺镇中学除了开展常规的入学教育、劳动教育、运动会、三操比赛、班会活动、诵读活动、文艺汇演、班级文化评比等活动外,还组建了10多个音体美社团,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开阔学生视野。今年上半年,学校选送的节目《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黑猫警长》获全县合唱比赛一等奖,《读中国》获全县经典诵读一等奖。
住在周边乡镇的家长杨欢,宁愿每天开车往返30分钟接送,也要把孩子送到军山铺镇中学读书。“大家公认军山铺镇中学办学规范、教学质量高、活动丰富多彩,老师也很负责任、有爱心,家长非常放心。”杨欢这样评价学校。
军山铺镇中学的硬件和生活条件在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同类学校中相对陈旧,却依然吸引了周边乡镇乃至益阳市的像杨欢这样的家长把孩子送过来求学,小小的军山铺镇竟然有200多名家长租房陪读。这样的双向奔赴,对于扎根乡村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也许是最大的奖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