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津市提升开放通道能级助力“津品”通江达海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4-11-04 07:50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唐亮 张开

近日,在津市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一船装满津市藠果的集装箱货轮缓缓离开码头,沿着澧水向长江方向开去。这是津市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建成后首批货物出海。

“津市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建成运营,极大地方便了我们产品的出口。以前,我们要绕道岳阳报关,现在在‘家门口’报关出海,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湖南台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献龙高兴地说。

津市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场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有1个1000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通过能力为5万标箱/年,开通了津市—岳阳—上海集装箱班轮航线。货物在津市港报关后装船下水,经岳阳江海通道出口,可缩短公路运输里程170公里,每个集装箱可降低运输成本1000元左右。津市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和集装箱班轮航线的运营,对津市及周边地区吸引产业投资、发展口岸经济、打造内陆“出海口”、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起到重要作用。

津市依水运而生,这里有全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之称的生物医药及器械产业集群。今年以来,津市注册外贸实绩企业19家,引进外资3689万美元,实现对外投资150万美元。为了服务有外贸业务的企业,打造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极,近年来,津市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建设大港区作为战略之要,与深圳港集团深度合作共建津市港,港口设计年货物吞吐能力5000万吨、集装箱30万标箱,水运辐射半径达1800余公里。

下一步,津市将主动作为,引进更多的服务性平台和外向型企业,不断提高港口自给率;加快推进松虎航道打通、澧水航道提质扩容、津市港铁路专用线建设,全力构建“水铁公”多式联运体系,进一步提高流量、流向、流效,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