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美丽乡村
偌大的绿化停车坪、蒙古包造型的时尚民宿、能满足一桌麻将的露营房车……“真是个周末休息的好地方!”12月初,踏入远近闻名的安乡县安康乡仙桃村,看青山绿水、白墙黛瓦、屋舍井然、鸡犬相闻,记者一行不禁连连感慨。
以荷为媒,仙桃村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村民兴奋地介绍,若是盛夏时分来仙桃村,还能看到连片的千亩荷塘,花红叶绿的场景绝对让人难忘。2019年,该村不仅获得国家级AAA级景区授牌,还入选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近年来,安乡县把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精准扶贫等农业农村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的突破口,思想到位,行动迅速,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数次获省级表彰。
安乡县出台《安乡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单位责任分工》,成立村庄规划推进小组、“空心房”整治推进小组、“两改”推进小组和“三清”工作推进小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市排名长期靠前。另外,安乡县自2011年开始学习“攸县模式”,坚持“三引领”、依托垃圾分类减量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的做法引起高度关注,农村环境卫生连年向好,已由量变到质变。今年10月,由于出色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安乡县还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作典型发言。
在治理农村垃圾问题上,该县坚持党建引领,县、乡、村“三级联动”,坚持乡镇党委书记党建例会月月抓调度,突出设施配置、回收补贴、大面保洁,每年预算硬投入超1200万元,每村配2名以上保洁员和1名废品回收员,同时充分发挥支部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部包组联户,同时依托村规民约互相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安乡县成功探索出“可再生及有毒有害的回收,可沤肥的沤肥,不能回收又不可沤肥的清运”这“三个三分之一”分类减量处理模式,基本实现“三化处理”。该模式推行后,全县垃圾清运量减少90%。
充分发动群众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安乡县采取联乡包村领导开屋场会、包组包户干部上门指导、村级公益组织成员带头、先进典型表扬激励、反面典型广播批评等方式,带起了浓厚氛围,不少群众自发参与进来,积极打扫起自己房前屋后和田间地头的垃圾。大湖口镇安福村村民朱福梅感慨,路面干净灰尘少了,杂草除掉蚊虫少了,整个村子面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安乡县将全面落实垃圾分类减量机制、垃圾按量收费机制、再生资源回收机制、公共区域保洁机制、评比考核奖惩机制等八大机制,全面提升全县人居环境质量。
(责任编辑:陈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