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汉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红利”下沉到村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0-08-19 08:13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杨晟 通讯员 江海军

日前,汉寿县洲口镇龙打 村261亩集体水面流转成功,4年费用一次性付清,为村里增收24.4万元。村支书刘家菊说,挂“网”交易后,规范又公平,相比于上一轮发包价格,每亩从370元涨到了600元。同样挂“网”交易的还有同镇的沙嘴村、侯王村、太平村。截至8月5日,4个村共计增收67.7万元。

今年4月,汉寿县要求所有村集体资产都必须在汉寿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的“土流网”上公开交易,禁止一切暗箱操作。在此之前,汉寿县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过3年的努力,全县21个涉改乡镇区(街道)、268个涉改村(社区)清理并核实集体资产总额6.67亿元。摸清后的集体资产通过“土流网”公开招标,步骤规范,价格上涨,改革红利真正下沉到了村。

“产权改革后,既规范了交易又保证了集体资产的价值,这次村里增收的10万元,准备都用在村道的整修上。”沙嘴村支部书记张尚明说。

汉寿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由汉寿县农经部门监管,“土流网”独立运营,主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架起“发包方”和“承包方”桥梁。据交易中心负责人张波介绍,自去年12月中心成立以来,共达成144笔交易,其中111笔在洲口镇。

洲口镇农经站站长夏孝冰是个“急性子”,交易中心成立之前,他就每个村上门动员:“哪些快到期了?哪些不规范?大家都要整清楚,早点发包出去。”在他的叮嘱下,侯王村30多亩集体水面承包费用过低引起村里注意,该村立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要求原有承包主每亩加租50元。干部们的积极主动作为促使洲口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县前列。

只要交易成功,交易中心都会发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鉴证书,给双方都吃下定心丸。除此之外,交易中心还与邮储银行合作,建立“信用村”,并为交易成功的承包户发放惠农贷款,目前已经发放7笔,共计56万元。

太平村村民赵庆宽和伍贵兰两口子就是其中一笔,今年他们通过交易中心,流转了村里17.82亩池塘准备养鱼,还向邮储银行贷款买饲料。两口子表示,今后哪里都不去了,就留在村里干。据统计,目前已完成111笔交易的承包户中,几乎都为本村的承包户。


(责任编辑:晏紫卉)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