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之上 对话文旅——澧县文艺工作座谈会见闻
阳光,微风,草长莺飞。这是3月的城头山。
3月21日,澧县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草坪上召开。
当日9时,座谈会开始。县文联、县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与近百名文艺工作者齐聚现场。
澧县文联主席孙平凡作文联工作报告,回顾了两年来全县的文艺成果,同时直面“创作高原缺高峰”“传统艺术断代风险”等现实问题,提出未来三年将打造城头山艺术采风基地、引进开设韩少功等名家讲座、争取“湘鄂边书法联展”落地等五大具体举措。会议为2023—2024年度优秀文艺家颁发荣誉证书,作家许申高、摄影家陈克发等20余人登台领奖。
随后,湖南城头山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传立从打造有故事的景区、培育可体验的经济、构建跨次元的对话、实现可持续的共赢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对如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他表示,城头山景区愿做三件事:一做文艺创作的试验田,二做文化转化的经纪人,三做融合创新的护航者。
“没有文化加持的旅游是苍白的,没有旅游赋能的文化是孤独的。”脚下是千年城池,耳边是景区运营者一声声饱含深情的殷切希望,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县美术家协会代表田劲当即表示愿为景区创作书画,用“造梦”来“圆梦”;县摄影家协会代表陈哲表示将用镜头讲好澧州故事;县京剧协会代表刘驰华则提议打造“众城之祖”实景演出;县朗诵家协会代表肖波即兴朗诵诗词《沁园春·长沙》;县书协、县音协、县曲协等的代表都提出了要加强新生代培养,做好文化传承的迫切希望。
澧县文联原主席龚道权应邀参加了座谈,他细数着在文联工作期间与各位文艺工作者之间的往事,希望大家拿出文艺工作者的担当,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发光发彩。
“7000年前这里就是文明萌芽的地方,7000年以后我们能站在这里,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文艺的力量。”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刘力耕表示,全县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践行“七个着力”重大要求,遵循自信、创新、包容的文艺创作理念,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本土文化精髓,主动结合运用好人工智能新技术,努力创作推出一批展现时代背景、真正深入人心、大众广泛认可的文艺精品力作。他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志存高远,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县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结束后,文艺工作者们继续在遗址公园中漫步,县书法家协会成员即兴挥毫,写下“稻香万里”。作家苏大平在笔记中写下:“今日对话古今,方知笔墨之轻、文明之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