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鼎城区委党校以“三三工程”为抓手,通过加强对普通党员、尤其是农村和社区党员干部的培训,努力将党校打造成党员身边的“红色殿堂”。
“三三工程”指构建三支队伍(优秀专家学者队伍、领导干部师资队伍、“土专家”教师队伍)、突出“三讲内容”(讲理论、讲政策、讲业务)、推行三大模式(“区+乡”模式、“党校+基地”模式、“互联网+党校”模式)。“土专家”教师队伍从全区范围内优秀党组织书记、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致富带头人、农村电商典型和乡镇(街道)优秀干部中选聘,并由他们担任乡镇党校兼职老师充实干部教育培训力量。在此模式下,能更好地结合基层党员干部特点设计教学课程,培训更具针对性。例如,学校利用草坪镇三角堆村美丽乡村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开设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切实增强培训实效。
值得一提的是,党校着力打造了“三个第一”党性教育基地:赵必振纪念馆(中国译介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文甲农民起义纪念碑(打响湘西北农民武装起义第一枪)、镇德桥镇党校(抗日战争时期原常德县第一个农村地下党支部),真正做到用身边资源教育身边人。同时,积极探索乡镇党校建设,借助常德智慧党建平台和“鼎城组工”微信公众号,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区1500多个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培训网络,实现了党性教育资源共享,成为了基层党员理论学习的“加油站”、党性教育的“充电桩”,真正打通了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胡欢欢)
终审:胡欢欢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