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积极开展林地管护改革试点:在林区健全“管护网” 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5月17日,石门仙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林长尹昌俊带领林长办工作人员在辖区内开展巡查,对林区乱搭乱建现象进行清理。截至目前,共拆违1500多平方米,收回国有林地3000多平方米,对石漠化区域植绿复绿6000平方米,设置进林区物理防治措施13处,安装防火喇叭8个,安装标志牌15处。
仙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皂市水库库区周边6.4万亩公益林地管护。今年来,管理处成立了林长办,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尹昌俊担任林长,对“向林进军,向林要地”现象进行专项整治,落实落细辖区内林长制改革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职责,确保辖区内一山一树都有人管。
据石门县林长办负责人介绍,该县目前有县级林长19人,乡级林长241人,村级林长791人,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级林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责任明确、落实有力、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组织体系,为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换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林长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改革。目前,我市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建立林长组织体系及部门协作、信息公开、巡护巡查、督导考核等制度,积极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石门县作为全省林长制改革3个试点县之一,全面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健全以928名护林员为核心的资源管护网格,切实以“防”为重点、以“护”为基础、以“治”为手段、以“管”为关键,“用”好绿水青山,激活绿色潜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新型业态、突出生态惠民,真正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效转换,为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石门经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