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安居梦圆民心暖—— 临澧县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纪实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1-07-24 07:35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 李显鸿 通讯员 胡良梅

强化保障 高位推动聚合力

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和来临澧县就业创业人员安居乐业问题,始终是临澧县委、县政府牵挂于心、念兹在兹的大事。

临澧县始终坚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始终坚持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建设“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确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证、服务优先保障”的“三优先”原则,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县财政逐年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预算、土地收益等渠道,积极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仅2020年,县本级财政就筹资8000万元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力推动了项目进程。

一项项具体的政策,一个个有力的措施,一份份强大的保障,不断为临澧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添砖加瓦、加油助力。

2016年以来,临澧县通过货币化安置、新建安置住房和改扩翻建等方式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共完成棚改项目18个,共涉及居民16553户,总投资40.96亿元,助推4万多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幸福安居梦想成真。政府投资筹建公共租赁住房8875套、达403905平方米;提质改造公租房小区2个、达90000平方米。与此同时,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截至目前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89个,8193户,79万平方米,总投资1.68亿元。2018年临澧县棚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202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应邀在北京中国城市博览会上展示,并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强化监管 全程监督保质量

走进位于临澧火车站和丁玲学校之间的“芭蕉安居小区”,70多岁的黄传清一家其乐融融。“这里户型设计合理,小区位置、环境都好,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黄传清满脸笑容。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临澧县把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生命线,突出科学建设、精细管理、全程监督。

把好选址关。把群众出行、就学、就业等因素摆在优先考虑位置,规划好区位、好地块,以确保入住群众生活方便、交通便利、环境宜居。

把好设计关。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设计,既注重住房条件的改善,又注重功能、生态、文化等内涵的提升。

把好质量安全关。从材料进场、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层层把关。建立全过程立体式督查机制,聘请退休老干部担任保障性住房督导员,开展全程驻点监管。临澧县青年人才公寓一期工程被评为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安全生产观摩基地,并获市优质结构工程奖。

各项强有力的措施,有力推动了临澧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一个个品质优良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民生风景线。

置身临澧县青年人才公寓,一股现代时尚气息扑面而来。公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还配套建设了食堂、咖啡书吧、健身房等生活服务及休闲娱乐设施,周边市民广场、停车场、学校、儿童乐园、商业广场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公寓内家电、家具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全部实现拎包入住,筑就起临澧县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温馨港湾”。

临澧县还积极创新保障房建设方式,把公租房建进工业园区,为园区企业职工温暖“安家”。截至目前已建设园区公租房3800多套,配套建设了千人食堂、卫生室、超市、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服务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园区企业职工住房问题,推动临澧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管理 “四化”模式优环境

“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得更加漂亮一些,居住更舒适一些。”这是临澧县委、县政府领导强调最多的一句话。

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持续推进,太浮山下、澧水河畔书写着越来越多民生新事,温暖并呵护着更多群众的安居、优居梦想。

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临澧县不断探索创新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配套管理便民化、规范管理信息化、协同管理一体化、自我管理制度化,推动群众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迈进。

升级提质,配套管理便民化。2020年以来,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在芭蕉公租房示范小区实施了以“黑化、亮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提质改造,绿化升级5000平方米,黑化路面7200平方米,安装路灯30盏,新建了休闲健身广场,老年人、儿童日间照料中心,爱心小屋,安装了新式充电车棚、休闲条椅、统一晾晒架。小区内还配置了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新建了500平方米的邻里综合服务中心,内设一站式服务平台,便民超市、菜市场、快递超市、医务室、理发室等一应俱全。

科技助力,规范管理信息化。依托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大数据平台,创新开发了临澧县公租房管理系统,实现部门信息共享、网上申请、一站式审批、一件事一次办和自动排序轮候,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稳妥解决了保障性住房难进难退的问题。让管理更加智能化也是近年来该县探索保障房管理的重中之重。该县在各公租房小区都投资建立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将人脸识别系统、车辆进出管理系统以及业主手机APP系统融合,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措施与门禁相结合,实现小区陌生人预警、转租转借预警和已租房屋空置预警。居民轻点手机,一键开门、一键报修,小区视频、社区公告均能智能化操作,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推动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方式由“人防”向“人防+技防”智能化转变。

整合资源,协同管理一体化。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临澧县先行先试,在芭蕉安居小区创新推进部门进小区协同治理。把住建、民政、公安、司法、城管、消防等与小区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10个部门纳入协同治理体系,专门设置部门协同治理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和联系电话,并将参与协同治理的部门分管负责人和职责上墙公示,定人、定职责和工作标准。每月由牵头单位负责召集各部门召开一次协商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会商现场解决。每个部门每月至少到小区进行走访、巡查2次以上,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群众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并对反映问题落实情况进行通报。部门协同进小区治理,既将政府公共服务前移到小区,又畅通了部门单位和小区业主的沟通联系,及时有效地将小区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党建引领,自我管理制度化。临澧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小区自我管理”理念,以党建聚民心、促管理。在芭蕉安居小区,以“党建+幸福小区”为抓手,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小区党建新模式。率先成立了小区党支部,设立了党建学习活动室。小区党员自发成立“环境维护党小组”“治安维护党小组”等党小组,经常组织开展小区夜间巡逻、防火防盗防诈宣传等活动,实现了党员和居民的自主管理。在党员的带动下,小区普通居民也积极行动起来,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和小区工会组织,定期组织开展活动,走访慰问小区残疾人和低保困难群众。在保障性住房小区内还专门配套建设了业主活动室、图书学习室、就业培训室。由物业公司牵头,经常组织开展小区文体活动,邀请文化部门每月在小区播放一场露天电影。

广厦万间、心安万家。临澧县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实施,使临澧县城市建设和众多群众的居住条件发生质的飞跃,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有得住、住得好”成为越来越多临澧群众的幸福写照。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聚焦群众关切,临澧县正以更大热情、更大力度,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续写现代新临澧幸福民生精彩篇章!

终审:李念穗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李念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