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防疫“民歌”村村响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1-08-09 08:05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周瑜 通讯员 刘骐瑜 刘扬 梁建民

“父老乡亲们,听我说分明,新冠肺炎的疫情,人人要小心。一不搞聚餐,打牌不能沾,全民健康共相关,你我都心安……”8月6日早上,石门县罗坪乡各村(社区)村村响广播传出了一段极富罗坪特色的音频三棒鼓词《防疫歌》。广播里响亮清脆的女声伴随着三棒鼓敲打出的节奏,绘声绘色地科普疫情防控措施、疫苗接种优势、居家隔离注意事项。

音频中声音的主人叫陈淑元,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棒鼓县级传承人。曾经担任市人大代表的她提出将三棒鼓作为抗疫“战鼓”,用三棒鼓调唱响防疫“战歌”,把防疫措施、安全提示等内容用老百姓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民俗歌曲形式表现出来。为此,陈淑元夫妇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和出台的相关防疫措施,经过构思和修改,一首极富传统文化特色的《防疫歌》应运而生,通过广播响彻罗坪乡的每个村居、山川田野。

“我唱山歌大家听,歌儿内容消疫情,出门一定戴口罩,还要打好防疫针……”8月6日上午,接到何家峪村熊渊玖老先生录制的用翻天云和赛歌调演唱的抗疫山歌后,乡干部喜出望外,当即发送在乡政府工作群,通知各村在广播里反复播放。

熊渊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觉得要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于是伏案提笔,在家自制山歌音频交给乡党委政府,希望把民间文化融入到社会治理,用传统民间文化渲染众志成城抗疫防疫的浓浓氛围。

“两位民间艺人创作的防疫宣传歌曲具有浓厚的土家特色,有防疫措施,更显民族情怀,是传统文化和时代实践的有效融合。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的作用,服务并推动罗坪乡的中心工作。”罗坪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