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办点示范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近日,在澧县梦溪镇涔北村3组的连片稻田里,种粮能手彭信宏驾驶收割机在自家的大田里往来穿梭,每隔一刻钟,他就将装满稻谷的收割机开到田边,将湿谷转入拖拉机,拖拉机装满后运往烘干厂出售。当前正值中稻收割时节,在澧县19个镇(街道)的田间地头,不时可以见到抢收稻谷的繁忙景象。
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省粮食生产大县的澧县,历来重视粮食生产,近年因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成效明显受到省政府表彰激励。今年,澧县进一步扛稳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产粮大县优势,紧紧围绕粮食生产面积只增不减、总产稳步增加的目标,早谋划、早落实、早见效。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25.5万亩,其中早稻29.5万亩,中稻及一季稻46万亩,晚稻30万亩,旱杂粮种植面积20万亩。
澧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县、镇、村3级负责人推行办点示范,大力开展比进度、比质量、比规模“比比看”活动,5个县级示范点、11个粮食主产镇(街道)、8个非粮食主产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镇长(主任)、分管农业负责人样板点进行同类评比,评比结果纳入年终考评内容。县里加大资金投入,县级整合资金330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推进育秧工厂扩容提能,全县10家育秧组织集中育秧总面积10万亩。常态化对粮食生产进行督导,把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到田,促进各项任务、技术措施落实落细。整治抛荒,将抛荒存量面积进行复耕复种,全县耕地抛荒4575.59亩,已复耕复种4343.54亩,种植玉米等旱粮3500多亩,有效防止了耕地“非粮化”。
7月下旬前,全县29.5万亩早稻陆续收割入仓。据统计,全县早稻平均单产400公斤以上,较上年增产40公斤以上,总产达11.8万吨。澧南镇彭坪村、大堰垱镇熊家湾村、涔南镇曾家河社区、城头山镇大兴村、詹家村等成为全县高产典型村。其中,大庙村150亩示范片内的17亩早稻,经湖南农大专家现场测产,平均单产551.4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从目前已收割的中稻产量来看,全县中稻增产丰收已成定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