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全链条式选优育强“兵支书”
8月22日,笔者走进临澧县佘市桥镇歇驾村,只见水泥路到组入户、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坐在绿树成荫的村道旁的村民谈笑风生……这是该村退役军人张平眼中最美的风景。1994年,在军营锤炼了4年的张平退伍回乡,开始从事水稻制种。2018年,他高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在张平的带领下,歇驾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临澧县,像张平这样退伍不褪色、乡村建新功的“兵支书”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县以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通过构建“强、选、提、凝、用”全链条培养机制,一大批优秀退役军人走上“兵支书”“兵委员”岗位。在2020年完成的村(社区)“两委”换届中,159名优秀退役军人当选“两委”干部,占全县村(社区)“两委”干部的15%,37名退役军人任村(社区)书记,占160个村(社区)书记的23.1%。
注重政策设计强“保障”。该县部署开展了退役军人“兵支书”培养工程,对全县退役军人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动态跟踪,就“兵支书”挖掘、培育、选拔、任用等方面明确工作举措,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性文件和保障性措施。
紧扣双向服务选“优秀”。该县始终践行“懂军人、爱军人,全心全意服务退役军人”的理念,既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又组织发动退役军人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等各项事业,在“双向服务”中识别优秀退役军人。通过优中选优,全县培育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群众满意的退役军人进入村级党组织、村委会中任职。
多方搭建平台提“能力”。对“兵支书”“兵委员”后备人才实行结对培养,落实帮带举措。对每名“兵支书”“兵委员”后备人才,分类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开展经常性教育培训。实行设岗定责、公开承诺,引导每名“兵支书”“兵委员”培养对象参加“党员义务服务日”活动,有效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发展潜能。
广泛营造氛围凝“共识”。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情系国防最美家庭”“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等学习宣传活动,大力选树一批“兵干部”典型,讲好退役军人故事,赢得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提高了退役军人的社会尊崇度。
突出群众公认用“骨干”。树立实干导向,注重推荐选用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锻炼、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退役军人。村(社区)“两委”成员出现空缺时,优先选用退役军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