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办实事兴教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涵
对照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十六字工作要求,落脚点是为民办实事。西湖管理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形成“党以兴教为先、政以重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氛围,将大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内容,为西湖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
作为西洞庭湖区围堤挽垸的一部分,西湖管理区成立的时间较短,新中国成立后经历劳改农场、军垦农场、移民农场到管理区的变迁,加上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导致教育基础改善难,师资队伍稳定难,教学水平提升难。
千难万难,全民齐心就不难。西湖管理区领导层前赴后继,大办教育,教育硬件随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2012年以来,西湖整合各种资金1.5亿元,推倒重建农村小学3所,全面升级改造中小学5所,新建幼儿园7所。2017年,西湖管理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达标验收。2019年,西湖管理区实现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100%全覆盖。
党史学习教育中,西湖管理区教育系统多次举行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核心是人。虽然西湖教师队伍人数不到400人,但最近3年,西湖每年新进教师接近40人,新进教师占到教师总人数的10%以上。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性别结构大幅改善。目前,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中学教师平均年龄降到了38岁以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西湖管理区对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突破。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又为西湖教育提供了优质发展契机,西湖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规定动作”执行到位,“自选动作”强化实事支撑,不断拓展内涵和外延,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的称赞。
党史学习教育中,西湖管理区出台了教育实事项目清单,件件有方案,个个有目标,处处有成效。例如,“点亮‘微心愿’,幸福身边人”志愿服务活动,各中小学征集50名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微心愿”,西湖管理区教育局分7个小组,将同学们的“微心愿”物品送到他们手中。
党史学习教育中,西湖管理区教育局收到了一些意见建议,大家对学生伙食质量格外关注。教育局决定从源头抓起,全区学生食堂大宗食材的配送一律进行公开招投标。为确保学生伙食质量长期不走样,又对监督进行大胆创新。一是成本进行倒算。要求各中小学学生伙食费用于食材的采购比例必须达到75%以上,真正实现食堂“零利润”;二是公事公聊。建立了西湖中小学食堂配送工作群,各校每周菜谱、进货数量和价钱都在群里公示,确保全区中小学食堂配送工作规范统一;三是建立西湖管理区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委员陪餐制度。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对各中小学校学生伙食质量进行随机抽查。陪餐成员提前30分钟进入学校食堂,检查食品卫生和饭菜质量,交纳伙食费后和学生吃同样的饭菜,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交办。目前,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和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部分党员和群众反映,现在对孩子的监护还差强人意。西湖管理区教育局立即将“雪亮工程”纳入实事范畴,花费50多万元,为8所学校、8家幼儿园接入视频录入系统,“明厨亮灶”“一键式报警器”安装率达到100%。投入3500多万元实施西湖中心小学整体提质改造工程,新增建设面积8000平方米,办学规模从目前的24个教学班增加到36个,增加小学学位540个,西湖大班额化解成果得到全面巩固。
留住教师、留住人才,是西湖管理区教育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的困局,改善从外地引进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居住条件刻不容缓。党史学习教育起步阶段,西湖管理区就制定计划并立即实施,今年投资800余万元,再建教师周转房60套,秋季开学时有望投入使用,这将大大缓解引进教师住房不足的压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