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神景洞村的追梦人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2-01-09 08:02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 彭进军 通讯员 文明

从石门县壶瓶山镇沿一条峡谷驱车23公里,来到一个因巨大天然溶洞而得名的小村落,它就是石门县壶瓶山镇神景洞村。

神景洞村面积2.4万亩,居住着152户,森林覆盖率达到97.3%。

2021年5月7日,武陵区卫健局31岁的段圣庭与队友一道来到神景洞村,驻村开启他们的乡村振兴工作。

“乡亲们脱贫之后,对未来的发展期望值很高,压力不小。”1月6日上午,在神景洞村村部后面的小河边,正在与村干部一道勘探护坡现场的段圣庭对记者说道。

交流完方案后,段圣庭带记者来到了村部旁边,指着眼前的一幢建筑说道:“这是2021年新修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你别看地方不大,可受村民欢迎了。”原来,神景洞村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加之交通不太便利,村民种植的红薯、茶叶、玉米等土产每年的产量虽丰,但想卖出去是个难题。现在,他们只需要放在农产品交易中心过秤、分类码放,待达到一定量后,驻村工作队便会邀请商贩过来。2021年年底,这个小小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帮村民销售各类农产品超过20万元。

以前一直从事金沙博彩工作的段圣庭来到村里,完全是一个巧合。

当得知局里联系了一个点村,段圣庭动了心思。2021年5月7日,他告别了妻子和6个月大的儿子,背着行李来到了深山之中。在他心里,驻村相当于一次赶考,因此国家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他烂熟于心。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段圣庭心里很清楚。在深入了解情况和全面征求意见之后,他与支村“两委”干部一致认为,因地制宜,将扩大名优茶种植面积作为村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2021年11月,驻村工作队发放“黄金一号”茶苗30万株、肥料40吨。茶树种植下去后,2年可采摘,3年正式受益。

神景洞村种植茶叶历史虽久,规模也较大,但因品种原因,市场反应一般,农民靠茶叶增收的效果不明显。目前,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神景洞村已新增茶农46户,达到了110户,全村72%的农户积极参与。除此之外,新建茶厂选址已经完成,相关部门手续报批正在进行。1000平方米的厂房建成之后,鲜叶加工规模将达到1500吨,可覆盖周边5个村,受益农户600余户。最重要的是,茶农的鲜叶不必舍近求远去销售,这样下来每亩又可增收300元。

53岁的脱贫户唐耿合今年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新发展了5亩名优茶,规模达到了20亩。他笑着说:“这一项下来,我每年可赚4万多块呢。”

在7组卿卯英家里,她指着屋前的3亩多猕猴桃告诉记者:“家里除了12亩茶叶,还有这个。去年就挂了不少果,今年好好管理一下,收益应该不赖。”一想到收成,她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今年的猪肉销售,还得感谢工作队呢。”在神景洞村9组,一中年男子见面便笑嘻嘻地朝段圣庭说道。

“喜哥别这么说,我们能帮的,都会尽全力去做。”段圣庭紧握着对方的手。段圣庭说的“喜哥”,便是姚宏喜。他去年养了10头猪,一直担心猪肉卖不出去。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上个月一次性卖了8头,家里只留了2头种猪。

在和段圣庭聊天中,姚宏喜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工作队来了之后,一心替我们着想。我们心里搞事都踏实。今年我想尝试养殖50头猪,你看行不行?”

“你的经验完全没有问题,可规模太大就怕猪出现病情。神景洞的腊肉口感没得说,销路这个问题,我们都不能盯着‘关系’,还是要走向市场,慢慢摸索线上渠道。”

“网络就是不懂啊。”

“改天我教你怎么拍视频,怎么剪视频。不要追求技术含量,质朴也是风格。”

“要得要得。试哈看,搞不好销量火爆也说不定。”

“对啊,不试怎么知道呢。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泥瓦匠出身的喜哥,已经感受到了劳务市场的变化。现在,请他做工的越来越少,驻村工作队事无巨细的关心给了他生活的劲头,“把猪养出名堂”成了他目前最大的愿望。

让老百姓每天脸上都有笑容,这就是神景洞村乡村振兴工作想要实现的梦。

终审:李念穗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李念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