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津市毛里湖“五个到户”搭稳干群“连心桥”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2-01-26 08:00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徐睿 唐亮 通讯员 陈锋 刘方凌

“有事扫一扫,干部马上就来解决!”1月21日,津市市毛里湖镇花桥村村民雷贤士提及为民办实事的干部竖起了大拇指。据了解,村里有条路坑坑洼洼有一年时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手机扫了张贴在村里的微信二维码,将情况通过微信反映上去,村里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路修好了。这是毛里湖镇利用微信二维码开设的“码”上帮便民联系平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用脚丈量民情,用心解决难题。连日来,在津市市毛里湖镇,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走出家门,扎实开展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行动(以下简称“五个到户”),以“码”上帮工作法为抓手,入民户、听民声、解民忧,架起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精准服务“暖民心”

“路灯亮了,以后晚上出门不用担心走夜路了!”近日,毛里湖集镇两侧更换了新路灯,家门口亮堂起来了,居民纷纷为镇政府务实的作风点赞。

之前,毛里湖集镇两侧的路灯由于比较老旧亮度不够,有些甚至不亮。“每次经过这里还是有点慌,怕一不留神出点什么事。”黄峰是该镇大山社区居民,每天晚上9时左右要到保河堤中学接小孩回家,每次经过都提心吊胆的。

情急之下,黄峰拨打了包户党员干部施光远的电话,经实地查看情况后,原来是路灯使用年份较长,灯柱锈蚀,线路也出现了老化,没有路灯,居民晚上经过很不方便。施光远立即将情况反映给镇政府。没几日,毛里湖镇政府便开展路灯更换专项工作,既抢时间又保质量。两天时间内对保和堤和李家铺集镇两侧共155盏路灯进行了更换,涉及路段长度约2.4公里。路灯的更换,照亮的不仅是群众的回家路,更温暖了大家的心。

心系群众“解民忧”

“现在走在集镇上,道路两旁电线杆上的网络线路都是整整齐齐的,看着很舒服,走在路边上也更放心了。”大山社区的田妹妹一说起这个,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可就在前些天这里的线路还是相互交织,如同一张张“蜘蛛网”悬在半空,废弃老旧的接线箱也错落着挂在电线杆上,不仅严重影响镇容镇貌,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田妹妹在“码”上帮将集镇网络线路老、乱、差这一问题进行了反映。

大山社区通过“码”上帮小程序及时收到了她反映的问题,立即安排党员干部到现场进行查看,发现电力专用的电线杆上缠满了电话、有线电视、网络等各种线路,整个集镇两旁的电线杆上已经乱成一团。由于需要多部门协作,大山社区迅速将问题向上反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开展集镇“蛛网”线路专项整治行动,由城管队联系广电、电信、联通、移动等相关部门对集镇道路两旁杂乱交错、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乡镇形象的各类网络线路进行整理、改造或拆除。此次“蛛网”整治行动共规整网线1000余米,拆除多余网线21处,更换老旧网络接线箱23个,为群众营造出安全、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使美丽乡村再换新颜。

群众问题无小事,自“五个到户”工作和“码”上帮小程序推出以来,毛里湖镇对标对表上级要求,扎实推进、全面铺开。截至当前,全镇1024名党员干部下沉村组,联系服务群众9967户,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解答群众政策咨询1800多人次,解决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医疗保障等问题400多个。接下来,毛里湖镇将继续用好“码”上帮小程序、持续深化“五个到户”工作,着力解决群众烦心事,做好群众贴心事,多做群众暖心事,把“五个到户”工作成效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