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开展“山疤”治理行动
3月11日,石门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野人湾山坳里,600余名志愿者挥锹铲土,不到3个小时,2000余株无患子树苗便扎根在这里。而在几天前,这里还是一大片长满茅草的废渣山。
为有效破解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的难题,近年来,石门县围绕“红色引领,绿色崛起”战略,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将废弃矿山、裸露地作为突破口,结合生态廊道、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积极开展“山疤”治理行动。满地废渣的野人湾就是生态治理点之一。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野人湾是一个烧石灰后留下的小型窑渣山,后来随着石长铁路修建,隧洞开挖出来的石料陆续堆积,渐渐形成了一个面积达5公顷的废渣山。此次通过挖大穴、填客土,并栽植在石漠化地区都能健康生长的无患子,将有效改变野人湾的生态环境。经初步测算,野人湾的无患子进入盛果期后,每亩收入可达万元以上,将给村集体和当地村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
近年来,石门县引导社会资本和群众人工种植无患子6.5万亩,初步形成了集繁育、种植、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了产业振兴。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