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1318座桥转“危”为“安”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2-07-03 07:59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胡秋菊

“玉坪桥重建通车后,老百姓发自内心地高兴,不仅出行方便,楠竹杉木也能外运,这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6月27日下午,桃源县沙坪镇向阳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葛杰凡告诉记者。

玉坪桥位于向阳村,于2004年修建,它是玉坪片区200多户、500余村民出行的必经桥梁。2019年,一场大雨导致玉坪桥引桥垮塌,从此成为危桥,连行人也不准通行。玉坪片区村民出行受阻,上万亩林木也无法销售,村民苦不堪言。桃源县交通运输部门将其纳入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于2021年重修玉坪桥。经过大半年施工,投资400多万元重建后的玉坪桥由拱桥改为柱式桥,全长52米,桥身提高了1米,更加坚固大气。今年2月,玉坪桥重建通车,村民自发前往桥头燃放鞭炮庆祝,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常德地处洞庭湖畔,水系复杂,河道众多,桥梁总量大。大部分桥梁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标准和技术质量低。数十年风雨侵蚀,这些桥梁昔日傲骨英气被时光磨灭。危桥,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十年来,我市把危桥改造纳入了交通项目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市政府将危桥改造纳入民生实事的考核范围,明确了各区县(市)及市直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实行一票否决。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督促,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突发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积极争取财政、水利等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把危桥改造当成交通建设重中之重,形成了政府投入、交通公路主导、部门配合、地方支持的良好局面。

早在2012年,常德列入省级危桥库三类以上需改造的干线公路病危桥达数十座,这些桥梁大多位于全市重要的交通要道,承载着重要的运输通行功能,由于不能正常运行,社会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共投入2.1亿元,3年改造完成45座病危桥。

近年来,市财政每年拿出1100万元用于危桥改造专项奖励基金和对农村公路危桥进行补助,保证改造工作顺利展开。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干线公路危桥改造管理办法》《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干线公路桥梁监管办法》《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危桥改造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危桥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危桥改造月调度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使危桥改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较好地促进了工作开展。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灵魂。为了将危桥改造成“德政、民心、精品工程”,常德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坚持标准、严格基建程序、严格“四制”管理、严格合同管理。针对危桥改造项目多、投资大、各地管理不平衡的情况,通过典型示范,在各项目之间开展互助互学活动,总结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形成各项工程操作要点,做到规范一致、工艺一致、标准一致。

危桥改造是在原桥基础上实施改造,安全风险和管理难度很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安全管理理念始终贯穿改造全过程,从施工现场到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规范。不管大小项目,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和宣传标语一应俱全。从开工到竣工,在点多、面广、拆除风险大、高空作业多的情况下,常德危桥改造项目实现了质量安全与施工安全双赢的局面。

市交通运输局统计,2012年至2021年,全市共实施危桥改造1318座,其中农村危桥改造1044座,干线公路危桥改造274座。澧水张公庙大桥、临津淡水桥、石门县新关大桥、桃源县白洋河大桥、汉寿县朝阳桥等上千座桥梁加固改造完成后,车辆行人畅行无阻,产品运输更加快捷便利,昔日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垂暮危桥,如今已旧貌换新颜,让沅澧大地更加富有生机,更加充满活力。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