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用智慧监管让食品更放心
用手机扫一扫武陵区各大农贸市场摊位展示的食品安全信息码,就能查看该摊位各菜品的进货日期、产地、检测结果等信息……这是武陵区智慧监管食品安全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从武陵区市场监管局获悉,目前,该区农贸市场1521个监管对象都纳入到了监管平台。
截至7月12日,全区共完成239443批食用农产品抽样快检,其中食用农产品合格率为99.43%,筛查发现并督促销毁1363批次9955公斤的问题食用农产品,累计接受市民及各单位免费送检20221批次。
近年来,武陵区通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探索食品安全智慧监管。2017年,武陵区全面启动了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构建了以区食安办为一级网格,14个乡镇(街道)食安办和市场监管所为二级网格,128个村(社区)组织为三级网格,571个基层网格为四级网格的食品安全网格管理体系。该区通过织网划格,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延伸到了最基层。
依托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该区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的市场监督模块里,包括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食品流通、特殊食品四大类。每个不合格产品的来源、检测项目、处置方式等信息都可以在上面查看,通过数据分析与评估,实时监测食品安全风险,发布消费警示,及时下架销毁、追溯来源、发函通告,并进一步开展跟踪抽检,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三年来,武陵区累计投入1695万元聚焦食品快速检测体系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
在网格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武陵区进一步探索创新,建立了具有武陵特色的“3+1+N”模式。3指的是网格长、食品安全协管员和网格员;1指的是网格党支部;N指的是N个职能部门、单位,N个社会组织以及N个志愿者,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开展工作,推动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现社会共治。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