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干群同心全力以赴抗旱减灾
“来水了!来水了!几十亩稻田有救了。”日前,津市市白衣镇红光村的种粮大户马成海看着水“哗啦啦”地流进稻田,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旱情就是命令,津市市干部群众闻令而动。7月26日,津市市召开了全市防旱抗旱专题工作会议,成立了抗旱工作指导组,联乡镇(街道)、包村(居),深入抗旱一线保供水。各抗旱指导组统一领导,深入一线,帮助解决抗旱实际问题。津市市农口部门、乡镇(街道)公职人员均取消公休假期,全员上阵,全力防旱抗旱;津市市各驻村工作队把驻村帮扶工作重点转移到抗旱减灾工作上来,津市市市直各单位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服从指挥,加强协作。在干部和党员的号召下,各村级组织自发组成“护水队”巡渠查险,形成了抗旱减灾强大合力。白衣镇为了解决渠道末端无法灌溉的问题,发动村民、志愿者清沟除杂,仅用4天时间,就从半山腰新挖了一条5公里的输水渠道,使1200多亩农田及时得到了灌溉。
面对日益加剧的旱情,津市市根据不同的地理优势,开展精准防旱抗旱。新洲镇车胤村针对无水源取水而农田急需用水的现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倒抽返水灌溉法,临时租用4台150千瓦柴油发电机,从澧水外河返水灌溉,有效解决了车胤、黄林堰等村70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青山峪村想方设法,从低洼溪沟取水,通过三级提灌,把水源引入高塝田,几百亩农作物成功“解渴”。
同时,津市市抗旱指挥部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供水工程、水库塘坝和抗旱泵站保障等情况进行摸排,掌握干旱风险基础底数,开展应急技术指导。该市督促镇、村清沟除杂、疏通过水渠道315公里,检修维护抗旱机埠93处,抢修因设备超负荷运行的抗旱机埠42处。
截至目前,津市市投入抗旱劳力1.68万人,累计投入抗旱资金962万元,动用抗旱挖掘机26台,新架设低变线路3.8千米,开启大小提水泵站232处9406千瓦,有效提水3000多万立方米,林木抗旱保苗0.964万亩、树木浇水11.5万株,灌溉农田8.08万亩,累计灌溉面积26.51万亩次,最大程度降低干旱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