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武陵区党建“红细胞”工程促进基层治理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2-10-12 08:02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林毅 武大为 通讯员 郭海龙

“我们小区成立党支部后,车位划了、排水换了、‘飞线’入地了,环境大变样了。”9月14日,在武陵区永乐花园小区,一群老党员听完“微党课”后,绘声绘色地盘点起小区的变化。近年来,武陵区坚持把创新小区党建作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实施小区党建“红细胞”工程,强化组织建设、整合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作用,推动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向小区拓展延伸。

该区采取“网格党支部—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在171个具备条件的小区设立党支部。通过小区选拔、组织选派、退休聘用等方式,推荐521名居民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委员。在45个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居民小区,就近选派或就地发展党建联络员,纳入临近网格党支部、商圈党总支,同时,为200多个小区选派了党建指导员,因地制宜建设党群服务中心67个,将民政、卫健、司法等9个部门的11项民生服务、16项金沙博彩延伸到小区,推动“和事佬工作室”等7个社会服务组织落地小区。今年来,发动党员开展政策宣传、疫情防控、卫生保洁、助残助困等志愿服务达2000余次,服务时长1.5万小时。

为提高小区公共事务管理的针对性和小区党支部破题解难的能力,该区建立了四级书记抓小区党建促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区委书记负责解决重大难题和体制机制问题,街道党工委书记负责解决堵点难点问题,社区党总支书记负责抓好具体实施,小区党支部书记负责解决本小区一般性问题,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

该区还以党建服务中心和网格化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为大脑,建立了以11个街道党工委为哨所、90个社区党组织为哨岗、73个驻片单位党组织为哨兵、171个小区党支部为哨点、小区党支部主要负责人为哨长的应急治理网络体系,根据事件轻重缓急精准设置黄色常规哨、橙色重点哨、红色应急哨。今年来共吹哨793次,560个问题在哨点内解决,做到小事小区内解决,大事快速积极响应。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